双性两世缘法老的爱猫

第二十章:发配太原

公元1125年会金三年,宋徽宗迫于日渐恶化的政治局势,索性让位于太子赵桓(称宋钦宗)。

这下赵桓可算翻身做主人了,虽然老爹等于是扔给了他一个烂摊子,但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一国之君,定要做点轰轰烈烈的政绩出来才好。

于是他开始从老爹那帮近臣下手了,蔡京,童贯,王黼,朱勔等人一个也不能放过,先削官贬职,发配流放,最后再找个理由“干掉”。其中幸存的只有梁公公这老滑头一人,他可谓是早早给自己留了条后路,赵桓即位后仍旧把他留在身边,十分器重。

当然对于威胁自己皇位的人,他更加不能放过。那些弟弟们要一个个让他们听话,老老实实的。

这天下午,梁公公便旧事重提,在他耳边吹风:“陛下,微臣听说那个岳御史和金人素有勾结,与完颜氏称兄道弟,恐是奸细。”说到这他就咽不下这口气,那个该死的完颜宗隽抱得美人回金国,他却因为此事遭人耻笑,丢尽了颜面,真是可恶。

钦宗放下手里的公文,不禁问道:“哦?”

他连忙走近了几步,低声说道:“此人与金国皇子宗隽,金国大将宗翰之子飞鸿来往甚密,这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恐怕会被泄露出去,必须将此人赶出汴京。”

赵桓皱着眉头,思忖了一会儿,才说道:“这样吧,让他去太原任职,不是那里缺个提辖么,让他去得了,哦,不如给他封个云骑尉,这样太上皇也说不出什么来。”

虽然梁公公心里仍旧不平衡,但也只好表示赞同:“陛下考虑得周全,卑职这就去拟旨。”

接到圣旨的岳弄筱自然知道这是钦宗想将他赶出汴京,但事已至此他也必须接受。只是翠儿刚生完儿子,身子还虚,他只能一个人先去太原赴任了。

姨娘忙着给他收拾行李,还不断的抱怨:“那个赵桓真狠啊,摆明了要把你赶走。”

房里没有别人,只有她和侄子,她更想一吐为快。

“莫在家中议论当今圣上。”他坐在书案前写信,想把自己调职的消息告诉完颜飞鸿,金国刚刚灭了辽,恐怕够这家伙忙的了。

“你不去宫中和他辞行么?”她指的是赵佶,这一年他也算对岳家不薄了,逢年过节总会差太监送些东西过来。

岳弄筱停下笔,平静的说道:“太上皇最近身体欠佳,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为好。”他不想让父亲为自己的事伤神,况且赶上公休他还是可以回汴京来探望老爹的。

“翠儿母子就交给我照顾好了,你安心的去那边当官,实在不想干了就辞官回汴京做买卖,你岳父年纪也大了,正缺帮手呢。”她不想让孩子太委屈,可这小子就是要强。

正说到这儿,翠儿便抱着儿子岳侠进了屋,孩子刚过半岁,长得虎头虎脑,健康可爱。

“官人,可要抓些驱寒散淤的药带着,太原比汴京风沙大,要当心身子。”她很舍不得弄筱离开,可自己这身子还不能长途跋涉,要过了冬天才能过去。

岳弄筱赶忙放下笔,抱过了儿子,慈爱的逗弄着他:“不用带这么多东西的……侠儿,爹要出远门了,要听娘的话哦。”

岳侠咬着手指,朝父亲乐了乐,“吚吚呀呀”的说了些什么,像是听得懂似的。

姨娘的鼻子一酸,突然抹起眼泪来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啊,非要遭这个罪,这官不做也罢。”

弄筱抱着儿子来到岳雪梅跟前,低声说:“姨娘,走仕途之路不是您一直希望的么?”

她别扭的说:“可这仕途走得如此艰辛,又何必再走下去。”

岳弄筱笑了笑:“世间岂有容易的事,无论为官还是经商都一样,您就放心吧,我不是那么爱认输的人。”

岳雪梅连忙擦干眼泪,挑起嘴角说道:“到了太原可不许粘花惹草,要不然我替翠儿收拾你!”她可不能再哭哭啼啼了,多不吉利,又不是生离死别。

他直起腰,晃着怀中的侠儿,自语道:“儿啊,她们都不相信你爹爹,这可如何是好?”

翠儿到是想开了,接过儿子,柔声说:“别流连风月之地便好。”

“喝花酒总可以吧?”他嘿嘿乐着,不过自从完颜飞鸿回金国之后,他就再也没去过青楼歌馆了,又过上了平平淡淡的生活。

姨娘白了他一眼,示意让他少说两句,这种事偷偷摸摸做就好了。果然是养种像种,父子两都一个德行!

第二日清晨,赵佶正在寝宫里玩鱼赏鸟,太监就给他送来一幅字画,他仔细的观赏了好久,不由得老泪纵横。

只见那画卷上有一只幼鸟正准备振翅飞翔,而边上的老鸟则关怀备至的望着小鸟,像是在指导孩子学习飞行一般。整个画面洋溢着浓浓的温情,构图活泼,看了使人倍受感动。

画的右侧题了一行字:

二十一载春秋已过,虽前途未卜,却坦然自若,想那汴京老父亲,有亲人兄妹侍奉,心中暂且宽慰,唯孝心暂不能尽,不免凄凉!

“岳御史被调往何处?”他擦干眼

泪哽咽着问。

年轻的太监赶紧答道:“回太上皇,岳御史已调往太原任提携,赐云骑尉勋。”

赵佶长叹一声:“你备些礼物给岳御史送去,吃的用的,哦,不如送辆马车过去吧?”

“是,太上皇,奴才这就去办。”小太监根本摸不透赵佶的心思,但是他知道岳御史是这位老人家最重视的人之一。

公元1125年深秋,岳弄筱来到太原府赴任提携,专管州府内的买卖经营之事。好在这些同僚对自己还算客气,并没找他什么麻烦,底下的小吏虽然懒惰,但办事不出大错,也能凑合着使唤。

总得来说他呆在这里比大内要滋润一些,正所谓天高皇帝远,这些地方官员当他们的“土皇帝”,天子必然一无所知,只不过因为自己是京城来的,这些同僚对他还是能防就防,生怕露了贪污腐败的底细,但他只是默默看着,只想找机会给这些家伙参一本,不过那同父异母的兄长会信他的话么?

他就这样一天天的混日子,时常想起远在汴京的姨娘父亲,媳妇和儿子岳侠,当然还有那身在金国的义兄完颜飞鸿。

眼看着到了深秋,在北方的金国可沉不住气了,金太宗吴乞买看到宋军多是酒囊饭袋,就想趁着灭了辽国的气焰一举攻宋,他发兵l0余万,分两路攻宋。东路军以完颜宗望为都统,完颜阇母为副,由平州(今河北卢龙)出发,攻河北诸地;西路军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率领,自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攻河东(治太原,今山西太原南晋源镇)等地,企图分进合击,会攻东京(今河南开封)灭亡北宋。

而完颜飞鸿也随父完颜宗翰出征,任偏将军,统领骑兵五千。

战火很快就烧到了宋国境内,这下子坐在汴京的钦宗可吓傻眼了,他原以为和金国一起灭了辽能享几天太平日子,没成想这些胡人的胃口如此之大,匆忙之中他赶紧派人迎战,但朝中武将正值青黄不接的时期,让谁去呢?在梁公公等人的怂恿下,大太监童贯被推了出去。

童贯年事已高,自然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但现在的形式对自己极为不利,他绞尽脑汁天天都在想“退敌”之计。

而完颜宗翰率兵南下之后,并没有急于开战,到是先派遣使臣到太原府表面“商议求和”,实际却是试探宋军“虚实”。

初冬,完颜飞鸿和韩参军带着十几护卫一路从金军大营直奔太原府,怀中揣着父亲的书信,但他心里想的却是早点见到在城中任职的岳弄筱。

此时,童贯在大厅里来回踱步,急得都要上房了,他得想个既不让自己承担责任又能交差的办法。

“元帅,金国使臣到了。”一名侍从急匆匆的跑进来传信,他已被这些胡人嚣张的气焰吓破了胆,这架势哪里像是求和,分明是来示威的。

“让他们进来。”他抹了把汗,赶紧坐下来,吩咐下人准备茶点,想让气氛更加“和谐”一些,火药味重了对谁都不好。

完颜飞鸿身披金军战袍,肩上立着一只漂亮的神鸟海东青,彪悍霸气的气质引起了周围宋军的敌意,他到不以为然,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庭内,抱拳施礼:“金国使臣完颜飞鸿参见童宣抚。”

“将军请上坐吧。”童贯笑眯眯的说,心情却是格外紧张,他只想弄清楚对方的条件。

完颜飞鸿把怀中的信交给韩参军,让他把东西承了上去,随后便说道:“父帅让我来见您,是来商议云中八州还于宋国之事,信上我父帅都写清楚了,童宣抚可与宋国圣上慢慢商议,我太宗皇帝还是希望能与宋国和平相处,做友好睦邻。”

见他语气如此缓和,童贯也放了一半的心,他连忙答道:“诸位使者可在太原府小住几日,我即刻差人将信承给当今圣上。”至少人家是来谈条件的,这些胡人只认岁币,如果仅仅如此,问题就简单多了。

完颜飞鸿更是一刻也不愿耽误,起身告退:“我一行人鞍马劳顿,需要休整,就烦劳童宣抚招待了。”

“好说好说,刘参军带使臣们去驿馆歇息吧?”他得嘱咐手下人好好款待这些胡人,至少能让他们少说几句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