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恩宠(齐根断太监受)

那小太监说的是实情,但却并不是皇帝不见宋清澄的原因。

十五的晚上,皇帝确实要去坤宁宫陪伴皇后,但白天这会儿还是闲着的。见宋清澄一面,同他说几句体己话,过问一下他的身体,这一点时间总不至于没有。皇帝之前同沈灵好着的时候,也没有过在初一、十五这两日就完全不见沈灵的惯例。至于为什么不见宋清澄,原因无他,就是对宋清澄没什么好感,不想见而已。

先前宋清澄在皇帝面前吐了一遭,皇帝心里已经很不舒服,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发作。后来又出了肩舆之事,虽说宋清澄在其中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但事情总归由他引起,围绕他发生。原本皇帝宠幸这些小太监,就是处理政务之余的放松,现在他们整出这么一堆幺蛾子,皇帝想到就觉得心烦,完全不能放松,自然也就没心情见宋清澄了。

宋清澄听不见皇帝的心声,对于御前的事情也不完全清楚,但就这样被拦在殿外,其中的疏远不言而喻。或许是前两次见皇帝都十分顺利,宋清澄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等那传话的太监已经走了好一会儿,宋清澄仍然站汉白玉石阶上,望着大殿龟背锦菱花的大红格窗发呆。

“公公,陛下日理万机,一定很忙。”白栗见宋清澄半天不动,不由小声劝慰,“东西既然已经传递完了,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乾清宫高大宏伟,最是威严,宋清澄来到这里就觉得无比紧张,当然更不敢无故在此徘徊逗留。听了白栗的话他便点点头,一言不发地往回走。两人出了宫回到花房小院,宋清澄便感到十分虚弱疲倦,于是便回床上睡觉去了。

白栗百无聊赖,便跑到厨房,请厨子阿蛮多做些点心小吃。

白栗仍然惦记着帮宋清澄父母赎身的事情。既然陆芳春那条路走不通,他便打算按照原来的计划,拿些吃食去锦衣卫的值房碰碰运气。当然另一方面,请厨子做这些吃的,也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口腹之欲。

当着宋清澄的面,白栗不好说丧气话,但心里已然开始犯嘀咕。皇帝这态度着实令人捉摸不透,一时让宋清澄乘坐肩舆,一时又将他拒之门外,逗狗似的随心所欲,不像真的多么在意宋清澄。而另一方面,宋清澄的发挥也很不稳定,水平时高时低,真不知道有几分把握。

白栗心里不踏实,不知道这小院子能维持到几时,便只能及时行乐,先把厨子榨干再说。厨子阿蛮却不知道白栗是破罐破摔,还以为他们有好事要庆祝。阿蛮新来此地,正打算好好表现自己,连忙使出了毕生所学,生火起灶又做了酥油泡螺、桂花糕、红糖玫瑰饼、白糖牛乳酥等一大桌点心小吃。

于是等宋清澄睡起来的时候,便闻到满屋子的香气。等他拉开帷帐下了架子床,就看到满满一桌的吃食。白栗正在桌前流口水,厨子阿蛮也站在一旁。见宋清澄过来了,阿蛮便很拘谨地擦了擦手,笑嘻嘻地说:“公公大喜啊。”

宋清澄十分惊讶,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值得恭喜的。还没来得及发问,忽然便听见门口一阵响动。宋清澄走出院子,只见今日在乾清宫遇到的那个颇清秀的小太监,正领着两个官职更低的绿衣小太监,匆匆忙忙往这里走来。两个小太监低垂着头,手里托着几件东西,用十分精美的绸缎包裹着。

宋清澄一个激灵,瞬间清醒了。他连忙上前问候,听那太监说是来传递旨意的,便将人引至屋内。那太监来到屋子里,看到宋清澄面前一桌的点心小吃,便诧异地说:“这席面竟已然摆上了。宋公公莫不是早算到了,陛下会有赏赐?”

宋清澄诧异地望着厨子阿蛮,厨子阿蛮也诧异地望着宋清澄,彼此都觉得对方好像能够预知未来,实在有点儿邪乎。罪魁祸首白栗默不作声,不好意思暴露事情的真相,只是因为他馋嘴而已。

那太监随口一句,不过是开个玩笑,接着便办起公事,传递皇帝的圣旨。

原来皇帝在乾清宫,阅读完了陆芳春新做的文章以后,便觉得这位状元公,确实很能领会自己的心意。他把文章收好,准备晚上带去皇后那里,让皇后也一同瞧瞧。紧接着皇帝便想到,宋清澄办了这样一份好差,自己却把他拒之门外,不免使人寒心。

于是皇帝便派了太监阮宁,去库房里去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给宋清澄送过去。

皇帝确实有意要同陆芳春私下相见,毕竟要谈论的事情涉及革新,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前朝有许多议事的场所,但未免不够私密,后宫又不可能让陆芳春这个外男进入,于是便只有宋清澄的小院子,是一个绝佳的去处。皇帝赏赐宋清澄笔墨纸砚,除了示好以外,也是为了他自己办公方便。

宋清澄得到了皇帝的赏赐,不由心花怒放,先前在乾清宫被拒之门外的失落,顷刻间扫荡一空。他领旨谢恩以后,便请送东西的阮宁等人一同吃了点心。等送走了阮宁他们,宋清澄又让白栗从花房的分成里,拿块碎银子给厨子阿蛮当做赏钱。面子上的事情做全了,宋清澄这才迫不及待地打开皇帝赏赐的笔墨纸砚,在书桌上摆放开来。

白栗在一旁精挑细选,捡了

一块最小的银子交给阿蛮。他花了银子就觉得心疼,等阿蛮走了,白栗便来到书桌前,小声嘀咕道:“公公,没你这么摆阔的呀。”

“他做了这么多菜,五六个人都吃不完,确实辛苦了。”宋清澄倒是不以为意。

这些银子来路不正,有违背宫规的嫌疑,宋清澄胆小,揣着便觉得心慌,给人反而好受一些。况且给阿蛮的这一点点,离为家人赎身的数额差得实在太远,即便节省下来,也是杯水车薪,没必要凭白给人留下抠门的印象。

宋清澄想到这里,又问白栗:“这个厨子,怎么如此神奇,忽然就做了这么多菜?”

白栗这才向宋清澄解释了事情的原委,说是自己想等换了晚班,人少些的时候,拿些点心去值房里碰碰运气,看看能否结交上锦衣卫的朋友,这才让厨子多做了点心。宋清澄听了恍然大悟,见白栗时刻惦记着自己的事情,又感动道:“栗子,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

白栗看着书桌上的纸笔,露出一个略显腼腆的笑容,说:“公公要想谢我,便教我写几个字吧。”

“好。”宋清澄一口答应下来,又说:“不过我写得不好,记得的字也不太多了。”

宋清澄先前瞧见陆芳春的文章,便萌生了练字的想法,这会儿皇帝又赏赐了笔墨纸砚,他当然更加跃跃欲试。白栗这么一撺掇,宋清澄便干脆趁着天还没黑,铺纸研墨,写起了大字。

两个人一同执笔,很快就写满了几大张纸。

宋清澄先教白栗写了几个常用字,等天黑了以后,白栗便放下笔,拿着剩下的点心,独自去了锦衣卫的值房。宋清澄并没和白栗同去,毕竟他如今这身份,说来还是有些尴尬,不好本人出面,大张旗鼓地结交侍卫。

白栗走后,宋清澄点起了灯,在屋里越写越上头。然而他还记得的字实在有限,很快便不知道该写什么了。看着满纸弯扭的字迹,宋清澄不由感到意兴阑珊,预备搁笔之际,忽然想起陆芳春誊抄完文章,将被污染的原件留了下来,顿时又来了兴致,急忙将它找出来当做范本,逐字逐句地临摹起来。

宋清澄如今认字实在不多,竟不能将陆芳春的文章通读下来。他一边写一边想,等明天陆芳春来了,一定要请他朗诵一遍才好。

谁承想到了第二日,宋清澄没等来陆芳春,竟是迎来了圣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