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骑射

皇帝那日找宋良去办此事,纯粹是出于顺手,没有什么高深的意图。那个时候他对宋清澄,也并没有如今这般重视。如果说这一安排,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那就是皇帝或许确实低估了宋良同沈灵之间的情谊。以至于使得宋清澄家人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被掌握在了沈灵的手里。

皇帝以为,当他不再搭理沈灵,宋良也就与沈灵自动散伙了。

但宋良比他想象的更加有情义。倒不是说能为沈灵上刀山下火海——那有点过于夸张了,但至少在沈灵还没有落入永世不能翻身的境地以前,宋良是愿意尽可能拉他一把的。

所以当皇帝把宋清澄丢在宋良的面前,试图用宋清澄给宋良作为沈灵的“替身”时,宋良的内心十分拒绝。

宋良看着瘦弱的宋清澄,只觉得哪里都不顺眼。虽然沈灵脾气不好,但他蹴鞠踢得好啊。宋清澄这么个弱不禁风的玩意儿,要是因为皇帝而走后门,顶替了沈灵,加入他们蹴鞠队,他的蹴鞠生涯可就一败涂地,再没有一点趣味可言了。

宋良虽然偶尔也在御前护卫,但毕竟不是宫里的公公,不知道沈灵拿开水泼皇帝的作死行为,也不知道皇帝彻底懒得管沈灵后,终于获得了久违的解放,随意拈花惹草的生活是多么快乐。他只觉得是宋清澄狐媚惑主,给皇帝吹枕边风,这才使得沈灵被皇帝彻底抛到了脑后。

宋良为沈灵而感到不平。他黑着脸把宋清澄带到马圈,也不按照皇帝的意图,帮宋清澄挑选性情最温和、最适宜新手的马匹,反而双手抱臂,看笑话似的,让宋清澄在十几匹大马里随便选,“宋公公,挑吧。这些马都是沈公公爱骑的。沈公公喜欢的东西,宋公公一定也喜欢吧?”

宋清澄默默翻了个白眼,觉得这位宋俭事的行为十分幼稚。

没人帮助,他只好在十几匹马里选了个头最矮的一匹。

宋良命人把马牵出来,抚摸了马儿几下,便教人搬了三格的上马凳过来,让宋清澄上马试试。宋清澄虽然从来没骑过马,但挺喜欢大眼睛长睫毛的马儿,所以并不特别害怕,说上也就上了。那匹马也温和敦厚,站在那里任由宋清澄攀登,偶尔打个响鼻,甩两下尾巴,看起来已经完全屈服了被人骑乘的命运。

宋清澄跨上马背,一切顺利。但等他坐稳当了,就尴尬地发现,自己的两只脚,居然踩不实悬挂在马腹两侧的马镫。

很显然,先前的那位骑手,腿要比他长一些。

宋清澄握着马鞍上的铁环,正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一尴尬的问题,就听宋良大笑道:“哈哈,宋公公的腿太短了,够不上马镫啊!”

宋清澄的腿,相较于他的身高,其实也不算短。且他如今不过十五岁,仍然是长身体的年龄。但两腿乱蹬,踩不上马镫的画面,确实有一些滑稽。周围的兵士们奋力憋笑,一个个都忍得辛苦。

宋良当众揭万宋清澄的短,又说:“不过这也难免——这匹马从前是专门给沈公公骑的,无论鞍鞯还是马镫,都是按照沈公公的尺寸专门打造的。宋公公来骑,自然并不合适。”

宋清澄莫名其妙被讥讽腿短,心里很不痛快。虽然他一向性格柔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如今有皇帝撑腰,他终于还是有了一点脾气,不想再被人任意欺凌。宋清澄随即下了马,把牵马的绳索交回宋良的手里,“既然宋俭事这样说,我这就去问问陛下,这马陛下若是已经赐给沈公公了,我就不骑了。”

宋良也怕宋清澄告状,这才收敛了些,“这马如今既然是宋公公在骑了,宋某派人给公公调整一下就是了。”

宋良说着,便让手下的兵士缩短了悬挂马镫的绳索,调整到宋清澄能够触及的高度。宋清澄心里这才舒服了些,却听宋良又嘴欠道:“过两天又要调回去,还怪麻烦的。”

宋清澄:“……”

宋清澄怕皇帝觉得他事多,其实也不敢真去皇帝面前告状。宋良的话刺得他难受,但这个人又是皇帝领他来见的。想到这里,宋清澄不由感到困惑,一边往前走,一边在心里琢磨:难道皇帝反对他结交蒋猛,给他介绍亲近沈灵的宋良,就是想告诉他,要乖乖听话,不要痴心妄想能够与沈灵相提并论?

宋清澄牵着马,怀着满腹心事来到皇帝的面前。

皇帝已然披上了罩甲,正在临时搭建的小靶场里试验新型的火铳。他的身边站着几个神机营的将领,宋良向其中一位打了招呼:“徐将军。”

宋清澄看到这阵势,就知道皇帝带他来狩猎,其实也是顺道,主要还是来检验军火的。他不敢打扰皇帝公务,十分乖巧地候在一旁。皇帝发现他来了,侧过身来看了他一会儿,对他招了招手,说:“清澄,你来试试这新制的鸟铳。”

宋清澄的父亲原本也是文臣,不会舞刀弄枪,鸟铳他有所耳闻,实物却还是第一次见。作为一个少年郎,宋清澄其实也爱新鲜。眼前做工精良的鸟铳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宋良的嘲讽,也暂时被他抛到了脑后。

他兴高采烈地抱起又长又沉的鸟铳,却不知道该怎样拿握。皇帝便站在他身后,托

住他的手臂,亲自教他射击的姿势。宋清澄想起先前皇帝教他写字,也是这样温柔地半搂着他,一边纠正他的动作,一边细心地讲解,不由地便红了脸。

皇帝发觉了宋清澄的异状,趁着众人不备,低下头在他耳边吹了口气,轻轻地说:“我们清澄的面皮可真薄。”

宋清澄被皇帝这口气一吹,只觉得腿都酥软了,心里更是甜蜜不已——这是皇帝第一次在他面前用“我”,而且是“我们清澄”。他方寸大乱,举着鸟铳对准标靶,一时竟然不知道如何射击,摸索了半天,只能红着脸问:“陛下,火绳在哪儿……”

皇帝看宋清澄手足无措的模样,愈发觉得他可爱。他握住宋清澄的手,扶着他的手指来到正确的位置,“这是改良过的自生火铳,以击砧打击燧石产生火花,不必再用火绳点火。只要从这里用力扣动扳机即可。”

“是……”宋清澄端着沉重的枪管,便觉得难以维持平衡,扳机弹簧很紧,扣动更是困难。他好不容易放了一响,果然什么也没打中。

皇帝让他不用着急,又让一旁的军士重新填上火药,给宋清澄再试一次。就这样一直放到了第九枪,宋清澄终于不负众望,打中了隔壁的靶子。

一旁的几位将军都抬头望天,对于宋清澄的糟糕表现不忍直视。

宋清澄当众丢脸,羞得满脸通红,“陛下,奴婢还是不打了吧……”

皇帝想起宋清澄交上的字帖,想起他进步飞速的书法,对比如今的表现,可以确定宋清澄确实没有射击的天赋。既然这样,皇帝也不强求。他从宋清澄手里接过枪,拍了拍他的肩膀,很体贴地安慰说:“这火铳还在改良之中,精度想来也比较低,即便瞄准了,也未必能射准,不是你的问题。”

宋清澄信以为真,这才松了口气。

旁边一位将领大概是参与了研发,听皇帝说这自生火铳精度不行,红着脖子就想争辩。幸而徐将军眼疾手快,一把将人拦了回去,压低了声音说:“陛下哄人开心呢,别瞎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