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专属

一大早福顺又被叫去军营了,看着他眼下的青紫和别扭的脚步,钟黎宁心疼得不行。这群人怎么丁点大的小事都吵架,还非要福顺过去拿主意,都是来吃干饭的吗?

也有她的责任,昨天折腾到四更,福顺最后都是累晕过去的,统共睡了还没两个时辰就被叫起来了。谁让小太监太可口,还软乎乎地予取予求,她都被迫禁欲快两个月了,一时情难自禁也是没办法。

钟黎宁深刻地自我反省了一下,最后归咎于赵楚琛,总之都是男主的错。

气得在床上锤了一会儿枕头,钟黎宁叹口气,从床上爬起来,打算去看看自己那新找回来的小姑住得习不习惯。

陈暮霜正和罗宛闲聊,侍女传话说夫人来了。两个姑娘赶忙起身,就见钟黎宁笑得满面春风,脚步轻盈地走进屋来。

“小霜,罗姑娘,”钟黎宁放下一个纸包,对两人笑道,“这是皋城最有名的点心铺子张记的糕点,夫君遣人排了好久的队才买到。他家椒盐酥可是一绝,两位姑娘快尝尝。”

“多谢二嫂,”陈暮霜点头道谢,捻起一块糕点轻咬了一口,合嘴慢慢品尝,忽然眼睛一亮,“这糕点里好像有果仁,入口咸香松软,真好吃,难怪那么难买呢,二哥二嫂有心了。”

钟黎宁越看陈暮霜越喜欢,小姑娘看着文静温柔,言谈举止却落落大方,吃相也好看,不愧是福顺的妹妹。

“住得还惯吗?”见两个姑娘吃完,钟黎宁没理会她们惶恐的推辞,倒了三杯水,细心地问,“若是要添置什么东西,或者有哪里不合心意,千万要告诉我。”

“一切都好,二嫂不必挂心。”陈暮霜轻声答道,顿了顿接着说,“二哥他……他在宫里吃了很多苦吧。父母生前亦十分挂念,若不是他那二两银子,也许我根本活不到现在。”

陈暮霜低头,轻轻绞着手指,“我本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二哥了,想是上天垂怜,竟还是让我遇见了。见他过得不错,身边还有二嫂陪着,妹妹心中快慰。若九泉之下的父母亲人知道,定然也能安心了……”

“小霜,别多想,”钟黎宁拉过陈暮霜的手轻轻拍了拍,“你哥把你找回来那天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跟我说了好多你们小时候的事。有我们在,你就有家。你且安心休养,你那未婚夫的事情你哥已经吩咐下去了,马上就会有消息了。”

“嗯,”陈暮霜红着脸点头。钟黎宁转头看向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罗宛,笑着问:“罗姑娘接下来有何打算?若是有我们能帮上的,定会助罗姑娘一臂之力。”

“钟姐姐,我……”没想到罗宛眼圈一红,竟然哭起来,“能得督公和姐姐的收留,民女已是万分感激。但民女在世上孤身一人,本就无处可去,若是……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呜呜……”

“诶?别哭呀,”钟黎宁见小姑娘在她面前哭得梨花带雨,顿时慌了手脚。

这罗姑娘真是娇弱跟兔子似的,钟黎宁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在心里感慨,别说,哭起来还真是我见犹怜。

“罗姑娘,若是你没地方去,就先留在这儿,和小霜做个伴。若是将来罗姑娘另有打算,再和我说一声就好。”

见罗宛羞涩应下,终于不再哭了,钟黎宁心里松了口气,又叮嘱陈暮霜两句,方才告辞离去。

晚上,小狐狸趴在福顺腿上,听他和夜鸦交代任务。今日他和李边将军商讨了估和苍兀族的异状,二人决定趁估和那人见面的日子将之一举擒下。

距离每月约好的日子还有十天,估被软禁在宅子西边的小屋里,夜鸦的人日夜看守。他倒是很配合,吃好睡好,就是闹着要美貌处子养他的虫,被钟黎宁狠狠揍了一顿才算老实了。

安国接连打回两座城池之后双方就陷入了不动声色的拉锯之中,虽然时不时爆发小范围的冲突,但战事始终没有再扩大。

这几日钟黎宁过得很是惬意,福顺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忙碌到几乎住在军营,每天都能回家陪她和陈暮霜吃晚饭。罗宛身份有点尴尬,在钟黎宁的要求下,吃饭时也会给她摆一副碗筷。不过罗宛似乎对福顺十分介意,见到他就脸红,吃饭也跟小鸡啄米似的吃不了多少。

钟黎宁理解为古代男女大防的观念作祟,担心她长此以往会营养不良,私下找罗宛问过,若是她实在难受就单独吃也没关系。但罗宛却拒绝了钟黎宁的好意,坚持与他们同桌吃饭,钟黎宁也只能无奈叹气。

某天福顺陪钟黎宁去街上闲逛,钟黎宁远远看见摊子上的珠钗很好看,福顺拿起来给她带上,见钟黎宁好像有点喜欢,正要掏钱买下。但钟黎宁却又把珠钗放下,拉走了福顺。福顺忙问为何不买,钟黎宁满不在乎道:“我盒子里有支差不多的,这个就没必要买了。而且我平时都戴你做的那支,别的也不爱戴,买来就是放着。”

当天晚饭时就见那珠钗俏生生地戴在罗宛头上,钟黎宁眨眨眼,笑着说:“罗姑娘戴这珠钗真是好看。”

罗宛对钟黎宁笑笑,含羞带怯地看了一眼福顺,却见福顺面无表情地给钟黎宁挑了两块肉进碗里。

罗宛抿了抿唇,眼中泛起泪花,低下头去小口小口地夹饭吃。

福顺暗自皱眉,但见身旁钟黎宁吃得眯起眼睛的样子,忍不住舒展眉目,笑着哄她:“阿黎,慢一点吃,还有很多呢。”

陈暮霜看了看身边低头数饭粒的罗宛,又看了看对面你侬我侬的哥嫂,心下叹气,回屋便和罗宛谈了一晚上。

第二天晚饭时,钟黎宁看着空了的座位问陈暮霜:“小霜,罗姑娘怎么没来吃饭?”

陈暮霜看了一眼福顺,对钟黎宁回道:“罗宛她身体不太舒服,以后都在屋里吃了。”

“这样啊,”钟黎宁有点担心,“那要不要给罗姑娘请个大夫看看?她也不爱跟我说话,别生了病还自己忍着……”

“没关系的,”陈暮霜笑着答道,“许是这几日天气干燥没什么胃口,二嫂不必担心,我回去好好问问她。”

“那好吧,”钟黎宁放弃了这个话题,转而看向桌子上的菜,“诶?今天居然有酱鸡!福顺,是不是你做的?皋城根本没人会这么做。”

“是我做的,阿黎快吃吧,”福顺看着钟黎宁亮晶晶的眼睛笑起来。

“小霜,你快吃。我敢说,全天下没有人做东西比福顺还好吃了!”钟黎宁一边啃着福顺夹给她的鸡腿,一边还不忘招呼陈暮霜。

陈暮霜和福顺对视一眼,抿唇轻笑,对钟黎宁应了一声,在鸡胸上轻轻挑了一小块。

福顺轻抚钟黎宁的头顶,眼中是几乎要化为实质的爱怜。

几天后福顺从军营回来,发现钟黎宁没在府里。侍女说夫人和小姐听说今晚城中富户娶亲,跑去凑热闹了。福顺摇头轻笑,随便吃了点东西,回屋接着看公文了。

没过多久,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伴着柔软的女声轻唤“督公”。福顺掐了掐眉头,思绪还沉浸在繁复的情报中,以为是侍女来添茶水,有些疲惫地叫了声“进来吧”。

“茶壶放在桌边,你去厨房看看鸡汤好了吗,夫人回来要喝……”

“督公,”罗宛将汤煲放下,妩媚的声音中还带着些颤抖,不知是被冻着了,还是太过紧张,“宛儿自那日为督公所救,就对督公……宛儿知道督公对钟姐姐情深义重,宛儿不求名分,只求能留在督公身边,伺候您和钟姐姐……”

说完,罗宛径自脱掉轻薄的衣裙,露出少女妙曼的娇躯。白皙的皮肤泛起粉红,手臂横在胸前半遮半露,罗宛脸上的含羞带怯,泪光盈盈地看着坐在桌案后执笔的福顺,柔声唤道:“督公……”

福顺面无表情,除了在罗宛的衣服滑落时略微垂了垂眼眸,全身分毫未动。

“罗姑娘,”就在罗宛快被低沉压抑的氛围吓哭时,福顺终于开口了,声音里淡漠地没有一丝感情,“你可知本督是个太监?”

“我……我知,但是我……”罗宛颤声答道。

“罗姑娘清白之身,何必屈就,”福顺打断罗宛的话,抬头看向她的眼睛,“本督念在罗姑娘与舍妹的情分,给罗姑娘三条路。我在西北军中识得一名将士,是皋城人,世代务农,家境尚可,人也踏实肯干,于罗姑娘而言应是良配。若罗姑娘有意,本督会为罗姑娘备好嫁妆。”

“督公!”罗宛满脸急切,匆忙上前攥住福顺的袖子。

“第二条,本督会为罗姑娘准备些银子,置好房产。姑娘是愿意做些生意也好,还是在家安居度日也罢,悉听尊便。”福顺将袖子从少女手中抽出来。

见罗宛还要贴近,福顺的声音陡然冷厉,“至于第三条,罗姑娘一定不会想知道的,本督也希望罗姑娘不会有走上这条路的一天。”

罗宛双手抱胸,冷得不停颤抖,眨眼间已是满面泪痕。是她痴心妄想了,被福顺对钟黎宁的温情脉脉蒙蔽了双眼,不顾陈暮霜的劝阻一意孤行,幻想能得到万分之一的怜悯施舍。直到被南墙撞得粉身碎骨才清醒过来,原来那些皆是独属一人温柔妥帖,她竟连万分之一也不配得到。

“宛儿,明白了……”罗宛捡起地上的衣服,胡乱裹在身上,低下头行了个礼,转身就要跑出屋子,却在手刚抚上门时被福顺叫住。

罗宛刚刚升起一丝期望,就听见福顺平静的声音传来,“罗姑娘,我夫人天性纯善,侠义心肠,对罗姑娘亦是关怀备至。望罗姑娘能在三日之内想好,亲自告知夫人,莫要让夫人忧心罗姑娘的前程。”

罗宛闭了闭眼,瞬间难堪至极,哽咽着应了一声,推开门飞快跑了出去。

见门关上了,福顺略有些苦恼地叹了口气,阿黎不喜欢屋子旁边总有人盯着,侍者全都在外面,有事才进来。屋里固然是安静了,可是居然让人闯进来了,唉……

罢了,以后还是让夜十暗中守着吧。想到要把这个告诉钟黎宁,小狐狸肯定又要哼哼唧唧地不愿意,福顺忍不住笑起来,还要想想怎么哄她答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