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选择

深夜的法华寺一片寂静,钟黎宁敲敲门,门内没有任何回声。

钟黎宁试着推了推,大门发出“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

出门太急她没来得及穿外衣,门内吹出来一阵风,钟黎宁忍不住抱臂打了个哆嗦,深吸一口气,慢慢走了进去。

或许是古今寺庙结构一脉相传,钟黎宁一进门就有种熟悉感,这和她在京城见的法华寺几乎一模一样。

钟黎宁拿出锦囊中的银铃轻摇,银铃依然无声无息。

寂静的大殿里空无一人,佛像笼罩在夜色中,窗外连风声都停了,钟黎宁耳边只有自己的心跳。

心里有些发毛,钟黎宁手心渗出汗水,她在心里一遍一遍念着福顺的名字,每念一遍就觉增加了几分勇气。念过几遍之后,心跳慢慢平稳下来,钟黎宁像是感受到福顺温柔注视的目光,再次抬头认真观察着四周。

佛前亮起一盏灯,散发出柔和的暖光,钟黎宁走过去,见那莲花灯上以她再熟悉不过的字迹写着“钟黎宁 平安顺遂”七个字,霎时间眼前便模糊了。

手上一直悄无声息的银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指引着什么。钟黎宁鬼使神差地将它放在那莲花灯上。

银铃悬在虚空之中,静默片刻,传来熟悉的声音,“佛祖在上,愿以信士陈暮晴三世功德,换钟黎宁此生平安顺遂。”

“福顺!”一声哭叫脱口而出,钟黎宁被莲花灯骤然爆发出的白光刺到,抬手遮住了眼睛。

老和尚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女施主,世间穿行之门开启不易,若做了选择便再没有退路,望女施主三思而后行。”

钟黎宁睁开眼睛,见锦囊里的红线一端缠在她指尖,另一端向着白光尽头延伸。

“若是我选择那边,会怎么样?”

“此世间再无钟黎宁此人,无人提及,亦无人忆起。”

“也好,”钟黎宁含泪笑起来,轻轻点了点指尖的红线,默念着福顺的名字,走进了那道白光之中。

耳畔是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响,钟黎宁迷迷糊糊地醒来,她正躺在一堆落叶上。

是猎场吗?钟黎宁起身看了看,认出旁边是她刚来的时候挖的洞,已经快被树叶和风沙掩埋了。

钟黎宁忍不住笑起来,越笑越大,笑得眼泪都掉出来了。

半晌,笑声渐落,被泪水洗刷过的眼眸分外明亮,也更加坚定。

钟黎宁起身拍干净身上的尘土,循着记忆中的路线走出猎场。出去之后恰巧碰见一个赶车的老伯,老伯心善,答应载她一程。

“老伯,现在是什么时候呀?”钟黎宁在车后晃着脚,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伯聊天。

“开圣二年腊月,马上就过年了。怎么问这个?姑娘可是随番国使团来的?”老伯笑呵呵地问。

“呃……不是,我和师傅在山中隐居数年,故而不知。是赵……是新皇登基了吗?”

“是啊。新皇帝啥都好,就是识人不清,那个……唉,别提了。”

识人不清?钟黎宁心里咯噔一下,“老伯,您是在说谁?”

老伯看她两眼,伸手示意她附耳过来,“还不就是,就是那位好大威风的大人嘛……”

“虽然偶尔是有地方乱了点,那也没成什么气候嘛。非说要抓什么反贼,哼,到处乱抓人,抓了就要花钱赎,不然就要挨一顿毒打,还不知他吸了多少脂膏。我那小儿子就是,朝廷来的大人非说看着像那反贼同党,硬要我家卖了田产才赎出来。果然是没了根的男人,丧了良心啊!”

老伯说得义愤填膺,声音越来越大,“姑娘,我一个老头子死便死了,但我家还有儿孙。你年纪尚小,路上还要多注意,见着穿那气派衣裳的大人,可千万要躲远些。”

钟黎宁心里难过,千防万防,还是到了这一步。

辞别时老伯将她放在路边,钟黎宁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出来,只能对老伯道谢后站在原地目送那牛车缓缓离开。

“老伯!都会变好的!”钟黎宁突然对着老伯的背影喊。

“盼着吧!”老伯冲她挥挥鞭回道。

由于钟黎宁原身是个黑户,没有路引,亦无法力在身,她这一路都怕被人捉住扣下。一路东躲西藏,终于到了京城,钟黎宁看着巍峨的城门和排队等检查的队伍犯愁。路上可以借宿在村子里,到了京城却必须要进城了。

“贼眉鼠眼,你是不是那反贼的同党!”城门处传来一阵骚乱,一对年轻夫妇被城门守军拦下。

“大人,大人,我有路引,不是那反贼同党啊!”男人连忙辩解,将路引掏出来递上去。

没想到守军看也不看,直接打掉了路引,看着他身边的女人意义不明地说道:“这是你媳妇?长得真不错。”

女人脸色苍白,瑟缩在男人身后。身后的百姓群情激奋,守军态度却愈发强硬。

正闹得不可开交,忽然出现几个侍卫装束的人,当中一人身着紫色官袍,被人从从轿子里迎下来。那人眼尾

上挑,嘴角带笑,手上摇着一把紫檀折扇,几年不见却依然是一副熟悉的风流姿态。

钟黎宁心中大喜,看见程泊舟命人检查完那对年轻夫妇的路引放行后,连忙跳出来高呼一声:“程泊舟!”

程泊舟回身,看见跳着挥手的钟黎宁,惊讶道:“小狐狸?你怎么会在这儿?”

“别问了,一会儿我和你说。”钟黎宁趁没人敢拦她,连忙跑到程泊舟身边,“多谢多谢,你知道福顺在哪儿吗?”

“……一言难尽,先和我回府吧,”程泊舟苦笑,与钟黎宁一路回了自己的府邸。

“请,”回府之后,两人在书房落座,程泊舟摒退下人,又斟上一杯茶水,轻声说道。

钟黎宁哪还有心思喝茶水,情不自禁向前探了探身,急切问道:“福顺到底怎么了?”

程泊舟拍了拍桌案一旁的折子,对钟黎宁说道:“这些全是弹劾公公的。”

“怎会如此,”钟黎宁喃喃道,虽然早就预想过福顺如今的处境,可真正看到山一样高的折子还是让她心惊不已。

“这只是很少一部分,”程泊舟看着折子补充道,“小狐狸,自从你失踪之后,公公就……唉,总之如今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很多事情都做不下去了。”

程泊舟正色道:“我知道公公在找那金雕,在他的压制下那金雕迟迟无法得手,我自是感念在心。可是他手段太过急躁,又刚愎自用,如今就连陛下也有些不满了,如此下去,只怕……”

“他都是因为我才……”钟黎宁脸上难掩自责,沉默片刻,忽然抬起头来,看着程泊舟的眼睛求道,“你一定有办法的是不是?”

“我试着去劝过他,可他根本不见我,”程泊舟满脸无奈,“小狐狸,现在能劝住他的只有你了。”

“我能让他停下,可是他停下,你们能放过他吗?”钟黎宁低声问道。

屋内一时静默,程泊舟轻叹一声,刚要开口,门外传来侍者急切的声音,“大人,陛下急传。”

程泊舟叫人进来,问道:“所为何事?”

“似乎是娴妃娘娘身体抱恙。”侍者躬身答道。

娴妃,是乐兰,女主出事了?身体抱恙为何不叫御医,来找程泊舟做什么?钟黎宁皱皱眉头,这个时候,难不成是中毒了?

“程泊舟,”钟黎宁忽然抬头,“我有办法了。我会解决那金雕,但我要带福顺走,你……你能不能帮帮我。”

程泊舟看见钟黎宁眼里星星点点的光,与六年前街上初遇时一般无二,微微愣了一下,思绪有些飘忽。

这么多年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而她依然是那时的样子,心里眼里都是同一个人。

“好啊,”程泊舟释然一笑,伸手摸摸钟黎宁的头,“程某没忘,在下还欠小狐狸一个人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