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庙omgdomgd

亡国该有的样子

手足间的打闹……柳如是笑了

那是他该开蒙的时候,他的母妃把他送去国子苑跟皇子们一起读书,是太子拦住了他们说柳如是并非皇子不能在这里读书。他母妃无法,又把他送去教养皇女的凤媛坊,柳如是在坊里就待了一天,第二天教习的女官就一直给她母妃磕头,求她把自己带回去。柳如是没有地方开蒙,他的母妃只能自己教,三字经千字文的之类的启蒙书还能应付,更深的他母妃自己都不懂了如何去教柳如是?那时候柳如是还小,书看不懂就不看了,哪本看得懂就看哪本。

后来柳如是慢慢长大,他母妃失宠,他们被赶去了更偏僻的院子,周围总是很安静,还好有母子两相依为命。在皇宫里没有皇帝的恩宠就是被欺负的对象,若是哪天他们院子里热闹了,那便是又被欺负了。柳如是忘不了他母妃在冬日里被逼穿着内衣在院子里跳十八摸的样子,也忘不了自己被恶狗追赶而他兄弟姐妹笑成一团的样子。得益于母妃的隐忍,柳如是十四岁的时候被准许离宫了,是王啸在宫外帮他找了家书院读书。他就跟着要参加科举的贡生们一起学了正经的经书史集,他这才明白什么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本生在天家,却没有丝毫继承大位的希望,他们甚至活得还不如奴才。那时候的柳如是也不愿多想,而现在大位他都坐快一年了,让他放弃,他不愿意。

柳如是收回思绪,道:“福公公,于公朕早上说的庇佑百姓的话是出于真心。于私这江山本来跟朕无关,现在有关了,让朕白白的让出去,朕也是不甘心的。朕这个身子,只有这条路最便宜了。”这个决定,岂止是三思,柳如是思来想去考虑了半年。

该劝的都已经劝了,那接着福公公就该讲不该说的了,他道:“老奴这一辈子承蒙皇恩不弃,老奴唯愿一生服侍陛下,绝无二心!至于取悦之事,管教公公说的也没错,一般调教,都要从花穴,后穴,口舌入手,没个一年半载是看不出效果的。要说速成的法子,便是不把自己当人看,把自己当成一个奴才,甚至是畜生。气节这种东西,是最先要毁掉的,身体可以调教,技法可以传授,至于这个自爱之心,您要老奴如何帮您毁掉?”

这是柳如是第一次正面被问这个问题。他身子动了动,手攥成拳头,心砰砰的乱跳。又想这样不行,柳如是强行平复自己的内心,缓缓的松开拳头,最后红着眼眶道:“自尊之心在选这条路的时候就已经毁掉了。”

福公公抬起头,看着柳如是那张泫然欲泣的脸,唯有叹了口气,最后道:“那奴才就教陛下几个简单的技法吧!”

……

跟老丞相约好的三日之限到了,柳如是如约上朝了,有些意外的是朝臣们大多都在。那些寒门出身的,柳如是也知道他们最好的选择还是留下,在新朝中谋个差事。不过也有些世家大族出身的留下了,柳如是转念一想,这也是应当的,毕竟没了权势又如何在新朝中保住自己的家财。说到家财,朝国库今日他们必须理出个章程来。“朕虽然为亡国之君,可是,即为一国之君就要护佑一国百姓,国库的库银源自百姓,朕不会分于大家。朕打算私藏一些以备不时之需。数目不能多,既然投诚了就要显示我们的诚意。”

这时候户部尚书出列了,他道:“各地的皇室私库应该空了。地方的财库现在不好说,不知道那边的官员是降还是逃。但是二道库和三道库的库银应该还在,臣这边有账目,可以交接给北朝。京城的库银可以转移约五百万两白银或一百万两黄金,这两年朝奉银沉重,国库也是很吃紧的。”

南朝的财库都是有三道锁三道门,第一道门的钥匙在当地户部官员手中,可以打开第一道门,里面放着地方日常周转用的税银。第二道锁的钥匙在京城户部尚书和丞相的手中,库银用于赈灾,平乱,修筑工事等,需要由京城派人去开第二道门。最后一道门的钥匙在皇帝自己的手中,里面的黄金,需要皇帝授意才能取用,多为用于储备。现在这种情况,地方的财库他们都不能动了,只能考虑中央的财库了。

“哦?留黄金吧!占国库比重几何?可否做到天衣无缝?”柳如是问道。

“约十分之一,臣可以做到万无一失,请圣上定夺。”关于账目尚书已经跟丞相商量过了,该做的证据都已经做了,今日就准备呈给柳如是。

“好,就交由爱卿去办了,至于藏匿处,朕自有决定。”

处理完财物,还有一直在接触完颜望的朝臣不死心,提议不要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完颜烈身上,是不是要两头下注更好?柳如是一听就乐了,他挑了挑眉,道:“那爱卿觉得朕在降什么?朕降的是北朝兵马,朕降的是完颜烈不烧杀抢掠!若指望完颜望能庇佑我南朝百姓,还需要众位爱卿在此谋划?与其要押注,还不如趁早谋划如何从北朝的权贵手中为我朝百姓和为你们自己谋福祉吧!”

群臣听了又是一片死寂,柳如是干脆就把话说开,趁机敲打一下众臣“众位卿家,朕用不了几日就要成亡国之君了,各位就是亡国之君旧臣,生杀大权已经旁落给北朝了。依朕看来,大家还是先保住

项上人头,再谈其他吧!”

柳如是下朝后独自见了萧丞相,转移出的库银被安排藏在了皇陵,对于掀开自己父皇的陵墓再合上这种事,柳如是一点儿都不介意。萧丞相给了柳如是一个名册,里面是日后他们可用的臣工。萧丞相最后说:“这些先降于北朝的,可以往北边派,也好找说辞,他们吃些苦也不能说什么,到时候随机应变吧。”

柳如是指着地图上的位置,道:“这里荒凉且民生凋敝,完颜望那边阻力不会大。”萧丞相第一次听柳如是说最先要把“种子”播到那里的时候还觉得不可思议,等柳如是说清了理由,老丞相便觉得留下来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