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终于开始体验俄罗斯

第三十八章 终于开始体验俄罗斯风情

骆秋伊在医院里又住了一周,五支莫西沙星用掉了还不够,另外又买了五支,后面这五支便没有用完,还剩下一支,医生说不需要再用,至于药物应该怎样处理,医生很谨慎地建议:“注意保质期啊,三十六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就是无效的药物。”

骆秋伊想了一想,自己住的是呼吸道疾病的病房,倒是可以想办法将这一支药卖出去的,于是她东找西找,有一个病人恰好也需要莫西沙星,在黑市上一千二百元一支买了六只回来,还担心不够用,于是骆秋伊便和她家接洽,将剩余的这支注射剂以一千元的价格卖给了她们,于是高端抗生素三千院的药费便赚回了一千,可以说节省了三分之一,骆秋伊甚至有一点后悔,早知如此,就应该向樊白令多买几支的,三百元买进,一千元卖出,自己这样一转手,或许连这一次住院的全部医疗费都能赚出来。

看来樊白令真的是一个有门路的人,这种很高阶的抗生素如今医院里根本看不到,起码平民医疗是开不出来的,黑市上价格特别高,一千几百块一支,自己每个月八千块的工资,租房好在是费用不高,每个月八百,然而这样也是十分之一的收入,漫长的寒冷季,取暖能源费用特别高,最冷的时候甚至比房租还要高,另外还有食品费,日常杂费,孩子幼儿园的费用,几乎每个月都没有多少结余,银行账户里只有几万块钱,因此最怕的就是生病和发生意外,那可就真的非常窘迫了。

这一次就是这样,自己和小晗在这样流行病高发的冬季里双双入院,花费的医疗费用足足有上万元,虽然有医保,自己也要支付几千块的,更别说还有额外自费的药品,荷包一下子大出血,愈发虚弱了,想一想将来孩子大学的费用,也不知要怎样才能够攒得出来,一想到这个,她就愈发痛恨黄尹希,明明是两个人的孩子,现在全丢给自己一个人。

一月十号这一天,邻居群里一些人正在聊着,忽然骆秋伊发了一条消息进来:“各位,我已经从医院回来家里了,谢谢大家关心!”

“啊秋伊,你回来了啊,现在身体怎么样?”

“好多了,不怎么咳嗽了,医生说只要按时吃药就没事。”

“身体还是有些发软吧?这段时间注意休息啊。”

“家里用消毒水喷一喷,现在这病毒细菌飘散得还厉害着呢,到处都有人生病。”

樊白令过了一会儿也上了微信,因为骆秋伊单独给她发了一条信息:“白令,这一次多谢你,这个周日你有时间吗?可以过来我家吃一餐饭吗?”

樊白令敲字道:“不必这样客气,都是邻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身体还不太好,挺虚弱的,这段时间还是好好休息吧。”

骆秋伊想来是刚刚出院,身体确实仍然是不舒服,于是便说道:“那么就下周吧,到时候我们再约,总是要表达感谢的。”

“到那时候再说,你先安心静养。”

骆秋伊那边明显是在苦笑:“哪有心情静养呢?明天就要上班去了,前后住了十几天的医院,病假扣工资伤不起啊,我还要养孩子呢。”

樊白令很能理解她的处境,一个人带着孩子,看那样子娘家也是指望不上的,住在这里这么久了,群里聊天极少听她提起过娘家的亲人,大概只有那么一两次说起娘家,而且那话题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如今可以说孤立无援,如果只是独自生活倒也还罢了,偏偏还带着一个孩子,虽然她那工资也不低,作为财务人员又很善于理财,然而生存的基础终究是脆弱,一旦有一点风吹雨打,那根基便动摇了,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樊白令自己也经历过,因此可以体会到此时骆秋伊心情的那种紧迫。

“在公司里也注意量力而为哈,有空闲就休息一下,不要太拼命了。”

“嗯嗯好的。”

樊白令将微信信息大概看了一下,便坐在客厅壁炉旁的摇椅上,掐着界面开始看书,今天开始看的是《安娜·卡列尼娜》,之前刚刚看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确实引人入胜,虽然是很出名的大部头,不过并不枯燥晦涩,比从前看的《老人与海》要顺畅多了。

《老人与海》也是名着,樊白令在读书上向来是个有始有终的人,网文除外,不过自己读海明威这本很着名的号称是硬汉典型的,反映人与命运搏斗的书,却并没有感到有多么的惊心动魄,场面当然是很宏大,不过在樊白令看来,文笔太枯涩,故事性情节较少,读起来相当艰难,简直比读柏拉图还吃力,看柏拉图还能看看人家吵架,这本书简直看得人想睡觉。

当时自己真是硬着头皮往下看,读完全本并不是因为对于自己来讲多么的好看,而是想着“这么有名的书,大家都说好,怎么可以不读完呢?”看完之后的感触就是,除了累还是累,原谅自己水平不高,真的不觉得这本书有什么吸引自己的地方,至于“命运深沉的内涵之类”,很抱歉立意太崇高,实在欣赏不了(。?_?。)?i’m sorry~

这么久以来,樊白令看的书之中,外国

书是英美法日比较多,其她国家的偏少,这一阵忽然对俄罗斯文学有了兴趣,就拣了最有名的托尔斯泰的书来看。

看着看着,樊白令恍然间感觉,自己所住的房屋,竟然有一点俄罗斯黑森林的味道,非常有那样一种淳朴自然的气息,只是系统内的这座木屋还带了高科技元素,根据说明资料,建筑材料一律是经过处理的防水防火防腐蚀木材,所以即使是全天都点着壁炉,也不必担心木地板会自燃烧,另外因为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十分寒冷,防虫形势本来也不是那么严峻,圆木和木板表面镀上的那一层坚硬的薄膜也就不很担心会给虫蚁咬蚀。

又看过一阵书,直到时间已经过了凌晨一点,她才关掉系统,走进卧室去睡觉,自己这一阵系统金币花得有点多,要尽快读书弥补才好。

又过了几天,便是周日,樊白令八点多一点的时候醒来,房间里一片黑沉沉,其实不必拉开窗帘也晓得,这种季节的这个时间,外面仍然是一片黑暗,仿佛幽深的海底,太阳要到十点钟左右才能够出来,不过樊白令去过洗手间,又喝了一点水之后,回到床上之前还是打开了那厚厚的窗帘,果然那漆黑的夜空便映入眼帘,几点星光投射进卧室,在周围一片安静无声的环境之中,樊白令感觉自己愈发像一个隐居者。

提到窗帘,樊白令又要吐槽,已经是黑暗纪元,为什么这里面挂的还是遮光窗帘?在地球漂移的途中,新时间制难以确定,深更半夜就已经天亮了,遮光效果强的窗帘倒是有一些必要,可是如今一切已经稳定下来,时间制也调整好,每天这么少的日照时间,实在很不必要在意窗帘的遮光功能,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过木屋强调的是功能完备,因此这窗帘的效能极好,樊白令试过的,即使是夏季的正午,太阳光线最明亮的时候,拉上窗帘房间里也会黑得好像深夜一样。

樊白令打开窗帘后又转身倒在了床上,时间稍稍有一点早,她觉得自己还可以再睡一个小时,然后就可以考虑这一天的休闲安排了,累了一个星期,休息日很想有一点特别的节目,不想只是坐在房间里看书。

樊白令在床上翻了两个身,迷迷糊糊地果然又睡过去了,一直到将近十点钟才再次醒过来,因为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射入了卧室之内,她躺在床上望向窗外,只见远方的群山之中一片银白,积雪堆积在地面上,挂在树木的枝头,在初升旭日的照耀下,显得亮晶晶的。

卧室有两面墙都带有窗户,东墙和南墙,透明的晶体窗虽然是单层,但很是厚重,里面也有真空夹层,而且还不止一层,樊白令脑补玻璃内部很像威化饼干,这样的材料阻隔热量交换的效果非常好,因此即使窗户宽大,冬季里也不容易降低房间内的温度。

床头前方的窗户正是东面方向,因此早晨的时候就很适合看朝阳,在这里住了一年多的时间,她把这山间的日出日落都看了不少,此时这一幅画面也十分熟悉,太阳刚刚从山的那边爬上来,通红通红的,绝没给严寒冻白了脸,朝阳的红光洒向大地,连积雪也给晕染成淡淡的粉色,看起来竟然带了一种艳丽,将寒冷季的严酷气息削减了许多,带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

樊白令躺在那里看了一会儿,便爬起来正式起床,她来到窗边,冲着透明的晶体板呵了一口气,那上面便出现一层淡淡的水汽,无论火红的朝阳多么的美好,外面仍然是严寒天气,这种时候要出去的话,一定要做好防寒措施,戴好棉帽和棉手套,在外面张开嘴呼出一口气,面前就会有一道明显的白雾,

樊白令走进盥洗室洗脸刷牙,然后便煮了小锅云吞面,四只速冻三鲜云吞,一小团鸡蛋面,然后都放进锅里面一起煮,放了调料搅拌,最后加了两条青菜,这就是木屋版速成云吞面。

虽然住进木屋之后,生活很明显悠然了起来,然而樊白令的手艺至今并没有太多提高,对于烹调,她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虽然有的时候看到厨房墙壁上挂着的那么多口锅,就很想拉开架势大显身手,然而她既没有耐心钻研食谱,也没有时间磨练厨艺,刀工和火候的掌握都很生疏。不过时至今日,她也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美食料理策略,就是把半成品煎炒煮炖,只要搭配得当,也能够做出很不错的食品,当年在广州的时候,路边小餐馆里吃过云吞面,当时就觉得这个构思真的是很特别啊,味道也十分不错,兑换木屋之后,厨房里有一个大冰箱,要吃这个当然煮来是很方便的。

一边吃早饭,樊白令一边想着今天要怎样安排,自然是要继续看那本小说的,不过坐在壁炉边看书让她失去了新鲜感,或许应该换一个地方才好,既然这几天看的是俄罗斯的小说,那么便去俄罗斯餐馆坐一坐吧,真的是很想换一个环境了。

吃过了早饭,樊白令暂时还是留在木屋之中,毕竟刚刚吃饱,不好这么早就去餐馆的,于是她收拾了餐桌厨房,便坐在客厅沙发上读书,一直到十五点钟的时候,樊白令这才打开系统,找到一家叫做“红树林”的俄式风格小餐馆,先点了一份小餐包,付过钱后通道出现,樊白令便走进了餐厅。

一进入餐厅,樊白令虽然对于世界各国

的文化风格没有系统了解,然而也顿时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俄罗斯风情,首先给她这种印象的,就是柜台上摆着的套娃,如今工厂里东北同事也有许多了,她们当然是也未必都去过俄罗斯,不过毕竟地理位置接近,俄罗斯的一些东西总归是知道的,比如艺术品之中的套娃,食物之中的俄罗斯香肠,可以与哈红肠媲美,还有格瓦斯,另外樊白令毕竟也看了许多旅游杂志,书面游览过俄罗斯一些地方,因此看到了墙上的挂毯,便愈发感觉自己是进入一座俄罗斯小城之中的平民餐馆。

樊白令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不多时便有一个四轮机器人托着一盘小餐包送了过来,樊白令将那花朵形状的木雕托盘拿起来放在桌面上,真的是俄国风情浓郁,面包盘都是这样的手工艺品,上面雕刻着非常精细的花纹。

樊白令拿起餐包,沾了芥末酱尝了一口,肉馅的,味道不错,滑嫩顺口,看来俄罗斯风格的食物自己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樊白令便在系统里又点了一碗蔬菜汤,端上来红红的一碗,里面飘满卷心菜、番茄、胡萝卜、马铃薯,另外还浮着一小块酸奶油,汤汁十分浓稠,看起来口味醇厚的样子。樊白令用勺子舀起一勺汤,果然酸酸甜甜,配小餐包非常合适,汤里面还有牛肉的味道,只是肉已经捞了出去,只留下汤与蔬菜炖在一起。

樊白令慢慢地吃着饭喝着汤,餐厅里播放着俄罗斯歌曲,声音不大,因为其新奇而显得很是吸引人,窗外是铺满积雪的街道房屋,路灯的光亮下可以看到,有一些建筑是洋葱头尖顶,极富异国情调,有一些人在街上走着,身材都颇为高大,有一些露出脸来,果然都是白人血统,虽然分不清斯拉夫人雅利安人,不过与黄种人的不同是很显然的。

吃过饭后,机器人将空的汤碗撤了下去,樊白令又点了一杯开菲尔,比较酸的乳饮料,而且还带了一点酒精的味道,好大的一杯饮料,足够自己消磨两三个小时,到夜晚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自己就在这里坐了,而且这样的饮料很适合在吃了一顿俄餐之后解腻。

虽然只是吃了这一次俄罗斯菜,不过樊白令却得出了一个很直观的感受,那就是俄罗斯食物油脂比较多,自己方才喝的虽然是蔬菜汤,那上面也看得到一层浮油,而且口味调得非常浓厚,也丰富得很,酸甜咸辣都有,那一碗蔬菜汤里还放了许多葱头,小餐包里面的肉馅中则可以吃出来很明显的大蒜味,幸好今天是休息日,否则工作日的时候吃了这样一餐饭,一定要马上嚼口香糖才行。

难怪俄罗斯人都是那么牛高马大,食物热量高,这样高油脂的口味很适合在寒冷的地方来吃,冰天雪地里再讲究清淡口味,就容易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所以如今的成都,除了原本的川菜,也已经开始流行东北菜和俄罗斯菜,有一些合法的非法的俄国移民在这里开设起俄式餐馆,纯正的俄罗斯餐厅,档次都相当高,毕竟用的肉多油多,还要有海鲜,樊白令不想去凑热闹,自己就在系统中体味一下异国风味便好,很是便宜,这么多的东西才三十枚金币,小餐包自己没吃完,晚上再配一点蔬菜,就可以解决掉晚餐。

樊白令靠在窗边,悠闲地读着小说,越看越觉得这部俄罗斯的爱情悲剧很有一点像是牡丹亭,女主角饱受现实的束缚,是家庭与社会的傀儡,一心以情爱的完全自由为解脱的途径,最后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牡丹亭死而复生的神奇情节看看罢了,其实就是死掉了,这样的妇女解放确实很悲壮浪漫,富有戏剧性,然而自己却是不想要的。

时间缓缓地流淌,外面居然传来自行车的铃声,樊白令望向窗外,一个男子踩着单车从前方掠过,樊白令噗嗤一笑,这三维画面真的好像实景一样,还有配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