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统一院

第三十八章 统一院

时序流转,时间又来到十月,公园里的枫叶一片火红。

这一天是休息日,上午明媚的光线照射进客厅,安泰熙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那本《我看懂了历史的真谛》。这本书他已经看过一边,然而如今再次翻读,仍然是十分感慨。

从前对于劳动党的高级干部,安泰熙都是十分敬畏的,那些人对于他来讲,仿佛高高在上的神祗,是用特殊的材料造成的,不食人间烟火,浑身上下都沐浴着圣洁的光辉,然而此时一看这本自传回忆录,作为一个曾经为北韩出生入死的军官,他不由得有了一种幻灭的感觉。

黄书记对于朝鲜的诸多批评当然是事先可以预料到的了,因此对安泰熙的刺激反而不大,格外触动他的反而是这样几句话:“我曾经和德弘一起起誓,即使牺牲我们的家人也要救我们的民族。但是现在开始亡命后,我却又担心起家人来,倒是德弘对自己的家人能够一句不提。”

“与个人的生命相比,家人的生命才是更重要的。与家人的生命相比,民族的生命更重要。与民族的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更重要。”牺牲亲人牺牲同志,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是多么的悲壮惨烈,然而他口口声声的牺牲,拼的却都是别人的命。

虽然对黄书记已经没有了那种崇敬的感情,甚至有一种被愚弄的恼怒,然而对于因此而被连累的他的家人,安泰熙却也仍然感到悲伤,尤其是黄书记的长女,据这本回忆录里面说,他的大女儿“对情势判断最准确”,显然是十分有政治才能,这正是安泰熙所缺乏的,所以他十分钦佩这样的人,可是这位女子却因为自己父亲的叛逃而被迫自尽。

元俊宰是一个十分体贴的人,对于北韩的政治人物和政策事件,一向是很少当面进行评论的,然而这一次他却也说:“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吃生米,少睡觉,时常绝食,冬天特意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睡觉,唯一热衷的就是读书,好像虔诚的苦修士一样。”然而虔敬的人往往非常偏执,毫不宽容,而且容易蔑视她人的权利与需求。

而且还非常自恋,安泰熙叹了一口气,在这本黄书记的回忆录里,写到自己在苏联学习的经历那一章,有一段非常洋洋得意的自夸,简直是堪称肉麻了,在安泰熙的所受的教育里,谦逊一向是非常重要的美德,他一向以为,学者也应该是很谦逊的,尤其是那些大学问家,一定是虚怀若谷很有风度的,然而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不由得让他产生了一些生理不适。

不过无论如何,黄书记写的许多内容还是自己从前所不知道的,比如上层的斗争,还有“苦难行军”的惨痛损失,自己从前是知道饿死了人,然而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毕竟不能代表朝鲜全部的状况,个人的口述历史虽然细节生动,详细描摹出当事人的体验,在情感上很能打动人,却终究不能代替官方统计,然而在这部书里提供了一些数据:“根据组织部的说法,九五年共饿死五十万人,包括五万名党员,今年(十一月中旬)已经饿死约一百万人”,“军需工业的工人约五十万,其中就连那些技术最高超的工人也饿死了超过两千人。”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技艺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活下去的保障了,在整个朝鲜,或许只有锦绣宫是有保障的,那里是放置太阳遗体的地方,即使是如此饥饿的时代,那豪华宫殿的修造也没有停止,似乎也堪称是黑暗之中唯一的光明了吧,唯一值得欣慰的,可能竟然是虽然情况严峻,然而朝鲜无论如何也仍然有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建宫殿,如果连最高家族的需求都难以提供,那才是朝鲜衰败到极点的象征吧。

这时元俊宰的手搭在他的肩头:“今天休息日,我们出去外面逛逛好不好?很久没有去明洞了,我想买两件衣服。”

安泰熙一笑,放下书,道:“那我们就去吧,总是看书也确实有点闷了。”

明洞是一个时尚之地,非常潮流,元俊宰和安泰熙有时就会来这里逛,虽然不会买什么奇装异服,不过他们却非常喜欢看那些新潮的东西,很能开阔人的眼界,让人感到十分具有活力,头脑一直保持活跃。

天气已经逐渐变冷,因此元俊宰为自己买了一件紫红色的外套毛衣,又给安泰熙挑了一件风衣,一件呢绒外套。安泰熙看着元俊宰手里的那件衣服,不由得就开始设想他穿上这件毛衣会是什么样子,元俊宰肤色亮白,很适合这种比较鲜艳的衣服,穿上之后一定更加俊俏,令人很想亲近,元俊宰平日里上下班穿深色的西装虽然也是非常俊美,十分帅气,而且还有一种干净利落的气质,别有一番味道,然而安泰熙还是喜欢看他更青春一些的样子,在国情院里的外形实在太职业化了。

元俊宰看到他的眼神,马上便明白了他想的是什么,轻声笑着说:“等天气再冷一点,我穿给你看啊。”

安泰熙脸上微微一红,被俊宰看穿了自己的想法,显得自己实在有点色眯眯的样子了,然而他终究不能放弃自己的念头,虽然垂下眼皮不肯看元俊宰,却轻轻地点了点头。

元俊宰咯咯乐了两声,却没

有持续笑下去,很快收住了声音,安泰熙是个面皮很薄的人,笑得太久了会让他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这个人现在已经害羞起来了。

虽然脱了衣服在床上的时候,两个人把所有亲密的事情都做过了,可是当穿上衣服之后,安泰熙就仿佛把羞耻感也穿在了身上,格外地拘谨起来,而且相比起肉体的亲昵,他似乎对于言语的挑逗格外难以承受。在私密的卧室里,无论是亲吻爱抚还是插入式性交,安泰熙都能很顺畅地接受,而且也很喜欢,会回应自己的热情,可是每当自己在他耳边说情话的时候,安泰熙的表情就格外忸怩起来,元俊宰知道他并不是讨厌自己的亲昵言语,只是对比肉体的接触,语言似乎更让他不知所措,难怪有那样一句话: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打开肉体还相对容易一些,然而要打开对方的心就非常难了。

中午的时候,他们去了比较安静的一条街上吃饭,无论是餐馆还是商场,这里的人都相对少一些,繁华的商业街虽然有一种热烈繁华的气象,可是过于喧闹,时间久了也让人有些受不了,虽然来南韩已经三年的时间,然而安泰熙那不习惯太热闹场所的性格仍然没有太大改变,明洞这样的地方他顶多逛两个小时,再之后就会觉得头开始疼起来,情绪也会变得烦躁,因此如今两个人就来到这一家比较安静的餐馆。

这是一家口味比较多元化的餐厅,有朝鲜传统的拉面、年糕,也有芝士火锅之类带有西方风味的食物,安泰熙和元俊宰看了一下餐单,便点了两人份的芝士火锅。

在这样深秋的天气,窗外的道路上铺满了落叶,两个人相对而坐吃一份热气腾腾的火锅,确实有一种格外温馨的感觉,不但是身体,连心都暖了起来,不过这种火锅还有一个名字,听起来似乎难免令人感觉到一丝尴尬,那就是“部队火锅”。

普通的韩国人倒也罢了,然而对于安泰熙来讲,这个名字或多或少有一些魔幻色彩,“军队火锅”的名字有两个来源,一种说法是朝鲜战争期间,驻韩美军的物资供给十分丰富,对于保质期的规定也十分严格,过期就会扔掉,那个时候韩国的生活还很清苦,有一些人就把美军后勤部废弃的食物收集起来,将火腿香肠与泡菜一起煮,结果口味出人意料地美味,所以就有了“部队汤”;另一个说法是韩国军人是为了烹调上的便利,就将豆腐、蔬菜、泡菜、面饼等食物放入同一口锅内烹煮,像是大杂烩一样,而且一次可以准备多人份量,既快捷又有营养,让他们更有力量勇敢战斗,所以才创造出了部队火锅。

第一次吃这种火锅的时候,元俊宰是用一种很不经意的口吻讲述来源历史的,然而当时安泰熙的感觉就是:自己身为一名朝鲜前特种军官,如今坐在南韩的土地上吃南韩/美国军队的产物,无论是哪一支部队,在朝鲜战争中都曾经与北韩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殊死搏斗,这真的让他有一点不太好接受,那种感觉就好像坐在敌人的营地里吃敌人提供的食物,而且似乎确实无论怎样看都真的有那么一点味道。虽然现在安泰熙已经不把南韩当做敌人,可是自己作为北韩作战人员,毕竟攻击过她们,因此如今让他吃南韩军事系统诞生的食物,就总有一点尴尬的感觉。

不过这个火锅真的是很好吃,安泰熙很快就忽略了它的名字,专注于里面的拉面、午餐肉、鲜虾,蔬菜泡菜,最上面还漂着几片海苔。芝士融化在火锅汤里,让加了辣椒酱的汤里多了一股醇厚的乳香气,对于日益能够接受西方的奶酪蛋挞之类饮食的安泰熙来讲,如今对于单纯的韩式辣酱锅,他有时反而会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加一点奶酪,味道会更加香浓,无论什么时候,奶香气总是会格外抚慰人心的。

元俊宰一边将一块蟹肉棒放进嘴里,一边含笑看着安泰熙,他很喜欢看安泰熙吃东西,食物的滋养作用在他身上表现得似乎格外明显,好好地吃过一餐饭之后,整个人都充满了安全与能量感,安泰熙一向也很珍惜食物,无论是吃什么,总是很宝贵的样子,让人的心不由得愈发软化下来,如今元俊宰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后面的几十年中,都这样平静地守着这个人在夜晚的灯光下吃饭喝汤。

安泰熙也察觉了元俊宰的目光,他抬起头来对着元俊宰一笑,看到元俊宰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的情人此时想的是什么,如果是在家里,这个时候他可能已经拿起筷子,将汤锅里的东西喂给自己了。这是元俊宰一个很羞人的喜好,虽然并不是很频繁,然而他有时就会这样做,夹了菜肉送到自己嘴边,或者是用汤匙舀了汤喂自己喝,这是一种极端亲昵的表现,安泰熙从他的眼神中能够体会到他的心意,那就是元俊宰巴不得把自身的生命力输入到自己身体里。

这是唯一一个安泰熙难以同等反馈的动作,作为恋人之间的关怀,安泰熙顶多是将菜夹到元俊宰的碗里,却实在难以像元俊宰这样直接喂食,那实在是太肉麻了,比黄书记的自夸还让自己受不了,不过虽然如此,安泰熙却很喜欢接受元俊宰对自己的如此亲密的表示。

就在这时,忽然呼啦啦八九个人走进了餐馆,这么多人走了进来,难免引起其她人的注意,安泰熙也转头看过去。

他本来以为是国外旅游团,第一反应是中国人来了,她们总是成帮结队的,如今中国的经济也蒸蒸日上,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中国距离很近的韩国自然承揽了许多中国游客;然而他却很快发现,那些人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朝鲜人,因为她们都能说一口流畅的韩语。

虽然语句不是很时髦,很有一种淳朴感,不过那确实是韩语,而且这些人无一例外都点了拉面,不是部队火锅这样的火锅面,只是单纯的汤面,看着她们面前的饭食,那是一种整齐划一的集体主义风格,然而安泰熙知道,并不是她们从北韩带来的集体观念到如今还如此强大,甚至在饮食上都强调“大家一致,不能例外”,实在是因为不明白菜牌上其她花花绿绿、样子奇特的东西都是什么。

安泰熙很能够理解她们此时的心情,因为自己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当初刚刚在医院里醒来的时候,元俊宰和朴在宇提供给自己的主要都是朝鲜的传统食品:米粥,拉面之类,他们作为常年对朝工作的情报官,想必已经很清楚对于一个北韩军人来讲,那些过于新颖的东西是无法立刻接受的吧。后面逐渐地,增添了果酱、培根这些东西,而且说起来好笑,自己对韩国的进一步了解,倒是在监狱里学习的,慎彬领着自己吃汉堡、意面这一类稀奇古怪的食物,当自己被保释走出监狱的时候,虽然站在街头仍然十分茫然,然而已经不是全然的陌生。

作为一个接受过一定对南工作训练的职业军官的自己尚且是如此,更何况是这些原本装在闷罐车一样环境中的平民,因此面面相觑地只点拉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吧。

元俊宰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队刚刚进店的客人,他对于脱北者的嗅觉也是非常灵敏的,统一院在今年的七月八号开设了“脱北居民定居支援事务所”,专门负责帮助脱北者融入韩国社会,这一批应该就是第一批的学员,三个月的学习生活现在已经到了实践阶段,很快她们就可以走出统一院,政府会给她们提供上限两万美元的安家费,以便她们开始新的生活,换句话来说,从那之后,一切都要靠她们自己了。

元俊宰也知道这并不容易,他了解这些脱北者在国情院所学习的课程:找公寓,找工作,支付电子账单,罗马字母,人权和民主,韩战的另一种说法。讲课的老师当然是非常敬业的,在课堂上把这些事情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脱北者听课的时候应该也是感觉到理解的很清楚,一切都合情合理,然而她们此时脸上的表情很鲜明地告诉元俊宰,当她们离开课堂,真实地走入韩国社会,眼前的情景就会让人超级困惑。

学员们的课程里有买衣服的现场实践,她们剪了头发,另外还去食肆,就是现在这家店,每个人付钱买自己的午餐,结果就是大家都点了汤面,幸好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总有一些古老、朴素的东西仍然保留在那里。

甚至是当她们走入韩国一段时间后,身上仍然带着明显的破绽,比如过短的裙子,没有去掉标签的新衣服,让人一眼就能将她们从原生的南韩人之间区别出来,就好像一九九零年东西德合并之后出现的景象一样,只不过如今生活在南韩的北韩人大约只有数千名,远远少于德国统一之后西德要面对的东德人数。

元俊宰看着安泰熙脸上的表情,伸出手去握住他的手,低声说:“她们最终都会融入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虽然过程需要付出努力,然而最后我们都会融合在一起。”

安泰熙有些沉重地点了点头,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看出自己来自北韩,元俊宰朴在宇这样了解自己过往的人除外。走在街上和或者与人谈论事情,自己与其她南韩人都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腼腆一些,这可以解释为性格原因,而自己能够融入得这么好,主要是因为有一位贴身私人教练,用一种极其亲密、无微不至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而自己的这些同胞在统一院只有三个月的学习时间,之后的就业辅导也仅仅一年期限,他不知这样的时间是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