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逃离北上广

第四十章     逃离北上广?

对于顾沐蓉来讲,春节假期短暂而又漫长,别人假期之中都是完全放松地玩乐,她倒是也不必上班,只是七天时间绝大部分都是用在码字上面,也不比工作日轻松多少,所以一月二十九号开年正式上班的时候,顾沐蓉虽然有些不情愿,却也并非是像其她人那样硬着头皮来公司,转换一下思路,她甚至感到有一种愉快,自己终于可以从网文写作的压力之下脱身出来,用另外一种工作来让大脑中的某一区域得到休息,现在要启动的头脑之中的另一部分了。

虽然已经正式上班,却并非全员到齐,有一些同事还在家里,或者是在火车上,办公室中的人口密度便明显稀疏,有一些领导甚至也没有坐在前方办公桌后,因此虽然大家仍旧是照常进行工作,甚至因为要分担其她同事的业务而略有些无头绪的繁忙,气氛却很轻松。

午间休息的时候,顾沐蓉没有去食堂,而是从冰箱里取出饭盒,在微波炉里叮了一下,便坐在那里吃饭,这是今天早晨母亲特意早起为自己做的刺猬圆子,就是猪肉丸外面粘上糯米,有一些米粒还立了起来,看起来更加像一个个小刺猬。

这时巫美贤走了进来,也是从冰箱里取出一个饭盒,加热了之后,两个人便一起在小小的茶水间里吃开年第一个工作日的午饭。

巫美贤也是这里的老员工了,差不多同时与顾沐蓉进入的公司,但是年纪比顾沐蓉要小两三岁,今年大约三十出头,一直没有结婚,不过虽然同为独身状态,顾沐蓉平时和她却也不是很聊得来,巫美贤给她的感觉,也是好像有一点容易给激怒的样子,有时候不知道触发了她的哪个点,便忽然间反应非常强烈,因此虽然两个人有的时候会一起吐槽广东这边追生儿子的风气,不过顾沐蓉和她说起话来还是很小心,因为不知什么时候谈话气氛就会突然紧张起来。

巫美贤看到顾沐蓉饭盒里堪称精致的午餐,微微一笑,道:“沐蓉的厨艺进步到这样了啊。”

顾沐蓉笑道:“不是我,是我妈妈做的,我本来说在食堂里吃就好了,她一定要早早起来给我做饭,说是平时都没有为我做饭,这几天休假,一定要好好做几顿饭。”

瑜伽馆虽然平时休息日非常少,但是过年的假期还是非常不错,从除夕一直到初九都放假,一直到正月初十,也就是二月二号才重新开门,所以顾沐蓉还能够再享受三天的妈妈爱心美味便当。

巫美贤抿嘴笑着说:“真的是非常幸福了啊。”

两个人随意地聊着天,顾沐蓉很谨慎地没有谈到性别话题,说起的是那个“985大学毕业回到小城镇当公务员”的网上见闻,笑着说道:“可惜了是很出名的大学毕业的呢,就在那样的小地方,进入政府系统,我虽然没当过公务员,但是总觉得那样的地方是很没有活力,很压抑的,也不知她是怎么适应的。”

巫美贤这时忽然触发了心事,冷冷一笑,道:“其实在小地方也未必就不好,在大城市未必就很好啊,她如果真的留在上海广州这样的地方,也未必一定就有很好的前途,我知道有一个人,平时光鲜亮丽的,衣服皮包都是名牌,晒出来的照片也都很文艺,典型的城市白领小资生活,结果呢?欠了许多的高利贷,然后跑路了。”

顾沐蓉笑道:“这好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吧,不是大城市造成的,有的人在小城市也照样欠了许多债。”

巫美贤皱起眉头:“大城市诱惑多啊,追求生活品质给大家看,就变成这样了,更何况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多大啊,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还房贷,还能剩下多少呢?这之外还有伙食费、交通费、手机费、宽带费,这都是最基本的了,如果再讲究一点生活品质,一个月出去吃几餐饭,看两场电影或者展览,你算算这要多少钱?当公务员是很压抑很没活力,可是你看看我们,每天不也就是这些数据啦计划啦之类,和机器有什么两样?”

巫美贤是在生产计划部门,所以整天面对的就是这些,十分枯燥,没有什么变化性。

顾沐蓉笑了笑:“还好吧,我觉得我们这里的氛围还不错的,工作毕竟不太可能太有乐趣的,如果你觉得枯燥,业余时间可以写写小说之类。”

话音一结尾,顾沐蓉就知道自己是说了一句废话,巫美贤向来是连小说都懒得看的人,怎么会用网络文学打发时间,获得成就感?

自己写了九年的时间,虽然到如今仍然是一个十八线写手,并没有引起很多的关注,不过毕竟有一些人肯定自己的文笔,每当看到读者评论,就是最幸福的时光,即使是批评意见,顾沐蓉也觉得难能可贵,毕竟身为一个写手,最担心的不是负面评论,而是根本无声无息,连批评都没有,不见一个人有反应,仿佛自己被整个世界所漠视,放逐在地平线的边缘,对于顾沐蓉来讲,那才是最难以忍受的,好在她还有一些时常互动的读者,让她颇为安慰。

巫美贤冷笑一声:“写小说?还是算了吧,我有那个时间还不如用来睡觉呢,况且费了那样大的力气写那些东西,究竟能赚几个钱?有几个人能靠着写书来

买房的?倘若真的能够赚许多稿费,也不用妈妈在外面打工了。”

顾沐蓉听她这些话,明显火气已经是很大的了,春节假期刚刚结束的啊,休养生息这么久,本来不是应该心情很好的吗?

顾沐蓉一笑,道:“其实有的老人是不习惯待在家里的,到外面做一些事情,反而能够散心,也不错啊,不能说那一份额外收入不重要,但最主要的毕竟不是为了生存。”

巫美贤这时冷静了一些,也晓得自己方才那些话有些伤了顾沐蓉,不由得有些内疚,放缓了口气,道:“沐蓉,我不是说你家里,只是有的时候我就想,表面上看我是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发展,提起来大家都夸赞的,但其实也是苦苦挣扎,像我老家那样的小地方,虽然不是这样五光十色的,但很安逸,很容易就可以生存,如果回到家乡去,其实也不错的。”

顾沐蓉想了想,道:“小地方观念难免保守,如果催婚呢?像我们这样的年纪还没有结婚,在广州倒是没有什么,回到家乡可能就会有人说三道四。”

谢天谢地自己的爹如今是不催了,现在他全部精力都放在“孤独老人”的塑造上,四处博取同情。

巫美贤从鼻孔里嗤笑一声:“催婚?谁会催呢?我们那里可没有这样的风气,我表姐比我还大两岁,一直在老家,也是没有结婚的,并没有什么人催她啊,就住在家里,每个月工资虽然不高,但也够自己花,我姨妈照顾着她,工作又不累,很轻松的,每天除了上班的几个小时,就是吃吃喝喝,游游逛逛,我看她比我自在得多,所以看皮肤比我还年轻。”

顾沐蓉慢慢地说:“小城市毕竟事业发展受限。”

巫美贤更加不在意:“又不是大家都要讲事业的,她家里有房子,妈爸都有退休金,自己也有一份工作,不缺钱用,何必整天事业事业呢?况且我们在这里,又发展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业?”

顾沐蓉笑着说:“起码有一套房子啊,美贤你也是有房一族,足以安慰了。”

不要看大家总是自嘲“房奴房奴”,事实上在一线城市房产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种自我嘲讽有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含蓄的炫耀,表明自己是有固定资产的,虽然是要还贷,然而给银行打工的资格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有的,毕竟首付那样高额的资金就不容易凑齐,之后每个月的固定还贷反而还没有那样艰难,只要不失业,紧一紧总能支付的。

巫美贤面色更加沉得如同水一样:“若不是为了这套房子,我如今也不在这里了,就是因为这间房子,我才给套牢了在这边,当初是我家里帮我出的首付,让我在这边买房,对着亲戚朋友也都夸耀说是在广州工作,广州的户口,我现在怎么能够突然之间卖掉房子,灰溜溜地回老家去?那岂不是给人家笑死了?家里人面上也无光,希望都在我身上,结果我却坚持不住回去了,可有多丢脸呢。”

顾沐蓉细细品着她话里的味道,竟然有一点像是责怪家里让她买房的意思,顾沐蓉可是晓得另一个女同事,本来看好了一套房,家里不肯给她出首付,就是为了让她结婚后住老公的房子,和那位同事比起来,巫美贤可以说是相当幸运的了,却仍然有这样多的怨,这算是破釜沉舟,后退无路吗?其实如果她当初不是说要买房,家里莫非硬塞钱给她当做首付?就算是亲人主动建议,她也完全可以不接收的,这世上借钱艰难,要阻拦自己靠过来的钱,还真的不是很费力。

顾沐蓉只能谨慎地劝:“无论如何,你在这边有一套房产,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现在房地产上涨很快的,将来供完了房贷,就算是要卖掉房子回老家养老,也是衣锦还乡。”

巫美贤听了她这几句话,便仿佛一个胀满的气球忽然给针戳了一下,慢慢地泄下气来,巫美贤平息了一下气息,说道:“你说的也是,我之所以一直坚持着,也是想到这个,无论在哪里,钱还是尽量多一些才好。”

刚刚开年,工作量毕竟比较少一点,没有达到满负荷工作的时段,所以顾沐蓉这一天准时下班,乘坐通勤车回到小区附近,一路走到侧门的旁边,正准备刷卡进门,就听到女保安在和一个男人说着:“……男女不平等啊,就是歧视女人……”

那个男人看起来有些不知该如何接话是好的样子。

顾沐蓉匆匆走过,不知究竟是什么事情引发了她这样的感慨,要说自从调来一个女保安,顾沐蓉感觉安全多了,起码不会和自己搭讪那些稀奇古怪的话题。

回到空间之中,顾沐蓉换了衣服便走入厨房,要赶快做晚饭了啊,顾沐蓉切了生鱼,配了一小碗蔬菜汤,便坐在餐桌前开始吃晚饭。

筷子夹了半透明的生鱼片蘸了一点酱油和芥末,然后放进口中,真的是喜欢鱼肉刺身啊,无论吃多少次都还是那样喜爱,顾沐蓉从前最爱的是大闸蟹,准确地说是蟹的黄膏,无论怎么样都吃不腻的,后来开启了系统,她便发现自己对生鱼片也有同样的喜爱,这些年大闸蟹倒是很少吃了,毕竟比较贵,有的时候顾沐蓉也想过要兑换几平米荷塘之类,在里面放养大闸蟹和黄鳝,不过她对于藕

和莲子都并不是很感兴趣,海洋之中的水产量也不算少,因此便将大闸蟹的嗜好暂且搁下,专心吃生鱼片,积累的晶石还是要赶快兑换主粮土地和加工机器才好。

今天巫美贤提起“逃离北上广”的话题,顾沐蓉倒是也有一些感慨,不过并没有巫美贤那种极度压抑、迫切想要逃离的想法,虽然工作中也是有压力的,好在自己直到现在都还可以承受,顾沐蓉必须承认,自己之所以觉得工作和生活都还过得去,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自己有一个写作系统,写网文抒发了压抑和郁闷,田地的兑换让自己很有获得感,减轻了生活的压力,所以顾沐蓉觉得自己在广州这样一个一线城市这种,生活得居然也算是比较悠游自在的,很是滋润。

在广州这么多年,顾沐蓉觉得这里还是比较适合居住的,房价不像北京那样昂贵,生活情调也不像上海那样讲求精致,广州是一个比较平民化的城市,夜间街头满是大排档,有些人甚至直接穿着拖鞋在街上走来走去,好在是不曾赤膊,狄秋声说这一点比她老家要文明一些,虽然有时只是t恤短裤,好歹也穿着。

所以顾沐蓉这些年来,追赶潮流的动力也不是很强,衣服皮包都很少买,每年添置一两件算是经典款的服饰,价格比较贵一点,但是不会轻易过时,可以穿几年,所以直到现在,虽然卧室之中的入墙衣柜面积十分宽大,拉开柜门也仍然显得有些空荡,探头在里面喊一声,仿佛能听到回音,这样密度的衣橱藏品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发生选择困难,不必面对一堆衣服皱眉困惑今天到底该穿哪一件,更何况平时上班基本上都是穿的工装,连化妆都省了,如今顾沐蓉最紧缺的就是时间。

这些年来,各种媒体上“逃离一线城市”的舆论似乎越来越多,蔚然成为一个专项话题,有的时候同事之间也会说起,比如说高房价高物价,孩子上学择校,所有种种唏嘘感慨,顾沐蓉坐在旁边听着,也有点一唱三叹的感觉,要说自己不想生育,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是挤破了头的争抢,甚至百白破这种最基本的疫苗都断货,之前自己的侄女就是好一阵没有打到这个疫苗,自己也跟着揪心,表姐四处找关系,好不容易打到了,全家人才放心下来。

并非仅仅是仪征这样的小地方疫苗缺货,杜彩纹在东莞,之前也是为了疫苗忧心,发微信朋友圈,“老母亲好焦虑啊”,广州也有这种情况,所以顾沐蓉就想,整天说着生育率生育率,倒是先把疫苗解决了才好。

不过除了育儿方面,其她话题顾沐蓉都是旁观的成分居多,她并不想回到故乡那样一个小地方去,未必宁静,却相对闭塞,顾沐蓉计划自己未来的生活,周细屏倒是有打算退休之后回去家乡的,但顾沐蓉还是想留在广州,毕竟她还是喜欢热闹活跃一些,而且这边的医疗条件也好一点,想要追求静谧安详的氛围,便在空间之中寻找便好,连照明都是模仿的天然日光,即使整天不出门,也不担心缺钙。

对故乡不是毫无眷恋,只是毕竟人与时间都已经不同,所以并没有回归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