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

柳夫人微笑着道:“借娘娘吉言。”

在回揽月轩的路上,舒柔看着柳夫人的脸色不好,便问道:“母亲,你怎么了?是因为表哥未召见的事吗?”

柳夫人摇了摇头,“不是。”

她对于陛下还未召见心中并未有怨言,只是疑惑于陛下对姜家的态度。

……

慈宁宫中,宫人们说话走路都很轻,怕惊扰到太后。

姜蜜一直守在姜太后的床前。

当姜太后睁开眼睛,便看到靠在床前睡过去的姜蜜。

她嘴唇动了动,微弱地唤着:“棠棠……”

姜蜜一下便睁开了眼睛,她看到姜太后醒了过来,急忙道:“姑母,你别说话,先喝点水。”

姜蜜将温水喂姜太后喝了几口。

姜太后舒服了一些,看着姜蜜道:“棠棠,哀家不是在做梦吧?”

姜蜜摇头,“没有。姑母,是棠棠回来了。”

姜太后躺了下来,她欣慰地道:“回来了就好,平安回来了就好。”

姜蜜眼眶发红,她道:“姑母知道让棠棠平安,为何姑母不爱惜自己的身子?”

姜太后头一回看到软绵绵的棠棠竟然发怒了。

可她身子虚的厉害,说话有些费力。

姜蜜喂她喝了点粥,才好一点。

姜蜜将伺候的宫人都遣退,替姜太后擦去汗水,她道:“姑母,您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去服用朱砂?究竟是什么事情让您连性命都不要了?”

姜太后沉默着。

姜蜜不想让姑母再逃避,她也想知道姜家到底犯了何等的大罪。

姜蜜豁了出去,“姑母,是不是姜家跟瑾妃娘娘之死有关?永顺十六年姜家到底做了什么?”

就算是真有罪,她也要求个明白。

90 没有人会相信。

姜太后又一次听到声声的质问, 永顺十六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本想把这个秘密一道带到地下。

可看着姜蜜那双澄净的眼睛,她有些不忍。

姜太后长长叹息一声,“棠棠, 你知道了对你来说不是好事。不知道,会活得轻松一些。”

姜蜜道:“姑母,我想知道。我想明明白白的知道姜家到底错在哪里?便是有罪也不是一味的逃避。”

姜太后听着这天真的话,不由苦笑。

她的目光虚看床顶, 思绪飘的很远。

先帝的后宫不缺美人, 他盛宠着贵妃、优待着德妃、三年一次的选秀也不时会有新人入宫。

那位来自江南的美人柳氏娇柔貌美, 纤腰楚楚, 吴侬软语唱着小调很快便俘获了圣心。

硬生生地从贵妃手里分走了圣宠。入宫一年后便有了身孕, 诞下六皇子后便封了妃位。

在她的教导之下六皇子聪明伶俐、才思敏捷, 不过五六岁的年纪在学堂之上的表现十分出色, 衬的其余皇子相形见绌。

先帝时常夸讚六皇此子肖朕。

那时候瑾妃有宠有子算得上十分风光。

太后浑浊的眼中, 透出几分艳羡。

姜蜜见姑母有些出神, 眼角有泪水滑落。

她拿帕子为姑母擦拭,这时姜太后转过头来,“棠棠, 你当真要知道?”

姜蜜坚定的点头。

姜太后缓缓道:“永顺十六年开春,先帝便要南巡。其中贵妃、德妃、三皇子、四皇子等人都会前往,瑾妃和六皇子也在随侍的名单里。瑾妃对哀家向来恭敬, 时常来问安,也知道哀家长期用一种安神香能助安眠。她那段日子一直睡不好, 担心在南巡的路上不能伺候好先帝,便到哀家这儿来求了些安神香带到船上用。”

“这安神香是哀家用惯了的方子,也算不得是什么贵重之物。看着瑾妃那担心的模样,便送了她一些。”

姜太后现在回想起来, 那时候瑾妃欢喜地扶着腰离开的模样,她看在眼里觉得有些刺痛,便也没有说什么提点的话。

能随圣驾一道南巡是圣宠,但也暗藏着危机,尤其瑾妃还瞒着有了身孕。皇宫之中那么多眼线,她自以为瞒的紧密,却已成为了其他人的眼中钉。

她本以为最多是瑾妃肚子里的那胎保不住,可谁想到她的性命也丢在让她念念不忘的江南。

姜蜜屏息凝神,听着姑母的话心道只怕瑾妃娘娘出事就是跟那安神香有关了。

姜太后继续道:“南巡的路上都平静无波,先帝在江南玩得龙心大悦,侍驾的嫔妃都有赏赐,返程的路上在徐州停留。瑾妃娘家的同胞妹妹嫁在徐州,她思念妹妹恳求先帝让人接她妹妹过来团聚。这等小事,先帝自然是肯了,不仅将人接了过来,还许瑾妃的妹妹在园子里住下,让她们姐妹多相处几日。谁曾想,祸事便出在了徐州。”

姜太后想着往事,叹道:“哀家怎么也不会想到,瑾妃的事会跟哀家和姜家都有关系。”

“据哀家

所知,出事那日六皇子刚射完箭回来,在花园遇上先帝,便邀着先帝跟他一道回他母妃的住处。先帝本就对六皇子喜爱,也正要去看瑾妃,两人一道前往。谁也想不到,到了院子里本该伺候在外面的侍女都被支开了,而屋子里传来一些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