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刚刚被姜家那小丫头堵的气不顺,不过想到刚刚听到的消息,她心里又舒坦了。

“我哪是为了喝茶。我可是特意等着皇上来慈宁宫探病呢!刚刚得知皇上下朝后,召了几个大臣直接去了宣政殿议事。看来咱们这位太后病了也没能让皇上来探望。”

安阳恍然大悟,“所以母妃特意带上阿珊姐姐,要是皇兄来了,阿珊姐姐也能见上一面。”

谢明姗被取笑羞涩不已。

贤太妃道:“阿珊,你隻管安心。”

谢明姗欲言又止:“可,可那姜家姑娘……”

贤太妃打断道:“她姜家拿什么跟你争皇后之位!你出身谢国公府父亲叔伯都在要职,姜家就一个空架子,哪能跟我谢家比。如今皇上刚平叛逆王之乱,为肃清朝堂,正是需要得到世家的支持。姜家空有个承恩侯府的名头,她伯父虽袭爵却是在礼部的闲职上,她二叔这会还不知在哪个清苦之地做知县呢!她父亲更是娶了江南那边的商户做了继室,丢尽了脸面。别说做皇后,依我看,皇上根本不会让她入后宫!”

贤太妃拍了拍谢明姗肩膀:“万寿节没几天了,你可要好好准备。”

谢明姗:“是,请姑母放心。”

贤太妃遥望慈宁宫的方向,压下心中浓浓地不甘。

当年大选分明是她最有可能成为皇后!可太皇太后却相信那秃驴的批命,说是姜氏女有凤命,才让姜氏从一个落魄的伯府千金成为了皇后。

而她贵为国公府千金,却一直被姜氏这个破落户压在头上。

好在姜氏虽做了皇后,却是无宠无嗣,还一直病怏怏的。

说不定哪天就……

贤太妃想到这里,不禁哂笑了一声。

就算顺顺当当做了太后又如何,如今刚登基的新帝又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不比自己,好歹还在新帝生母过世之后照顾过他半年。

比姜氏那个嫡母太后更多了些情分。

这后福,到底还是该由她来享。

3 逃不过要与他相见。

“礼部和哀家都拟名单给他,皆是三品以上官员家中适龄的嫡女。不过都被他拒绝了。哀家想着或许是这些名单上没有他想要,可能他自己心里有主意。”

用过午膳后,姜太后的精神好些了,靠在软枕上,向姜蜜说着新帝的事。

“他十六岁时,先帝曾为他定下过一门亲事,只是那家的姑娘福薄,小定还未走完便得了恶疾去了。后来他去了云州一待就是七年,偶尔被先帝召回来过几次,哀家也就见了他这几次,都没多说过什么话。

如今他登上大位,朝中大臣世家们都心里没底,毕竟当时都未想到一个远在边关的皇子会继承大统。听说他在边关跟那些外族人打仗,斩杀了敌军两万余人。逆王之乱也是由他带兵平叛的,朝中那些大臣会担心他性子会不会残暴,能不能容人,心中不安定自然会摇摆。

不过,他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性子温润儒雅,宽和对待这些老臣。处事也是难得的公正严明,该查办的都查办,也不因宗亲而徇私。稳住了大半朝臣的心,这对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大魏是好事。”

姜太后说完,缓了缓。姜蜜适时给她喂了些水,静静地听着。

姑母口中的新帝事迹,她前世也是这么听着,也是这么认为,更因为她幼时被还是六皇子的新帝解围过,一直记在心里。可她入宫后那三年,她所认识的新帝,她所经历的……跟姑母口中那个宽和温润的君王判若两人。

姜太后见姜蜜有些失神,握住她的手,“他这皇后的位子,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们姜家虽是侯府,可在那些世家皇亲眼中完全不够看。也就哀家撑在这里才能有几分胜算。

昨日若是抓了那个机会成了事,便能以皇上酒后失德动了你,依他的性子会对你有几分愧疚,哀家若在劝说一二,你皇后的位子或许就稳了。可惜啊……可惜……咳咳咳……”

姜蜜连忙又将玉碗递过去,心道,就算成事,那人根本不会对她有愧疚的。他从未将她作为皇后之选,姑母这些心思是白费了。

姜蜜劝慰道:“姑母,你歇会,仔细身子。”

姜太后抿了一口,顺了会气道:“过些天就是万寿节,你的礼可都备好了?”

姜蜜一怔,差点将这事给忘了。上一世万寿节她躲在家中,根本无颜见人,自然是错过了。

姜太后见她不语,疑惑道:“棠棠?”

姜蜜回过神,踟蹰道:“有、有是有备好,只是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喜欢。”

姜太后安抚道:“别担心,心意到了便好,最好是能送到他心坎上。哀家估摸着,万寿节后朝臣会再上奏折让皇上充裕后宫,若是能在万寿节上让他对你上心,即便没能成为皇后,一个妃位是肯定能得到的。”

姜蜜很意外,姑母不是一心想要她做皇后吗?

姜太后笑了笑,“自然是能做皇后是最好的。可咱们这位皇上的心思,真是猜不透

啊!望云阁之事已是冒险,不可再行第二次。只能想起他法子徐徐图之,有哀家在,便不会让我们棠棠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