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壮夫郎深海的石头

17晒谷

金黄一片的秋季是他们最忙的日子,将稻田里的稻谷收割后又要把一袋袋的谷粒背到村里那块大晒坝晾晒。

村里的晒坝都是用一块块大石头铺成的,中间的缝隙用的是那种黏黏的土。毕竟要供村里几十户人家使用,所以这块晒坝又宽又大,可以同时晒许多家。

因此当人们收割工作完成后,这块晒坝就会聚集很多晒谷的乡亲,那场面很是热闹。割稻比较早的沐恩和苏秀才抢先占了大树下的位置,因为大树底下会阴凉一些,没有其他地方那么晒。

虽然是到了秋季,可割稻晒谷这几日都是大太阳,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是秋老虎下去,炎热天气的最后一波。

虽然这大太阳晒得人难受,但对于才收割的稻谷来说却是好事,要是连续出几个大太阳,他们就能把粮食晒干及时装仓。

晒谷这活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除了要防止那闹人的鸟雀来偷啄粮食外,还要看天气来晒。

这个时节的天气是比较折磨人的,有时候明明是太阳天,没一会儿天空就会起乌云,那么晒谷的人们就会去晒坝把粮食又装回家里,免得被雨水打湿,弄坏了粮食。

而且每到天黑时,他们都会把晒坝的稻谷扫到一起用竹篓装回去,等到第二日又挑过来继续晒,如此反反复复,过程十分繁琐,不过这时候的他们倒是可以闲下来同人聊天说笑,也算在繁忙的秋日有了一阵清闲的日子。

这晒谷的日子里,也会有小孩用竹子做的簸箕来捉鸟,他们会用一根木棍作为支撑点,在木棍上面套着一根棕榈叶搓的长绳,他们会在下面撒一把谷粒,然后那小孩就会用手拽着绳子的另一端。只要鸟雀一到框子下面啄食,机灵的小孩儿就会马上拉绳子,这样就能捉到鸟,然后给家里加菜。

“沐哥哥,你快呀,我捉到两只麻雀。”负责在这里小麻雀的小孩儿最近喜欢和沐恩一起说话,一抓到麻雀就跑到他面前炫耀。

“小毛猴真厉害!”沐恩挺喜欢这小孩儿,不同于里正家的宝儿那般顽劣,平日里都跟着自家爷爷奶奶干活,虽然我还有四五岁但是很勤快。

“那我再去抓,要是抓上五六只就能给爷爷当下酒菜了”这就是穷人家的小孩儿早当家,他的母亲生他的时候难产,父亲去了外地干活。

刚从镇上回来的苏秀才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来晒坝这里找沐恩。

“恩哥儿,我回来了。”

“苏秀才你又买了什么?”沐恩笑脸相迎,然后吹了吹一旁地坝的灰尘,示意他来自己身边坐着说。

苏秀才把可以背的书架放在一边,然后从里面拿出油纸包的三个大肉包递给沐恩,“给你买了两个包子,你不是喜欢吃那蔡大婶家的包子,可能有点冷了。”

沐恩拿了两个,本来打算把多的那个和苏秀才一人分一半,又看到眼巴巴看着这边的毛猴,一时起了怜悯之心,便招呼毛猴过来。

“毛猴过来,你把这个包子拿去吃了,别被人看见知道吗?”

虽说村里人大多数不差吃的,但是舍得买肉包的家庭却不多,特别是毛猴他们这样清贫的人家。

“包子,好香啊,沐哥哥这肉包真的给我吗?”毛猴一副吃惊的模样,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已经冷掉的肉包子。

看着眼前的毛猴沐恩又想起自己被赶出家门的日子,那时候吃饱穿暖都是奢侈,更别说吃肉包子。

“恩,你拿走吧,别被人看见就行!”沐恩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示意他把包子快点吃掉。

“谢谢沐哥哥,我马上拿回家,我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吃。”才四五岁的孩子,就能这么懂事乖巧,让苏秀才听得眼睛发热,又把自己手中的包子给了他,“这个也给你,你快回家吧。”

“哇哇,两个肉包,谢谢苏哥哥,谢谢沐哥哥”

看着像阵风跑走的小毛猴,苏秀才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这时,沐恩把仅剩的一个包子掰成两瓣,然后递到苏秀才嘴巴那里,“苏秀才,张嘴。”

果然张嘴的苏秀才还是吃到了鲜美的肉包,别说那蔡大婶家的肉包子的确好吃,等下次再去镇上多买几个给恩哥儿。

沐恩把剩下的那半包子几口就吃进肚子里,然后起身去给稻谷翻一翻,一边翻一边同苏秀才说话。

“还等半个时辰就回去做饭,我过来的时候把白菜辣椒,还有半截腊肉都切好了,等会儿回去直接炒就是。”

“恩,不着急,我来翻,你再休息一会儿,这段时间你一直帮着村里割稻谷辛苦了”

早就做惯农活的沐恩压根不觉得疲惫,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现在每天都干劲十足,特别是和苏秀才一起干活的时候。

“我们一起翻,这样省时点,这些稻谷已经晒了四五天,今天是最后一天就晒得差不多,等会儿就可以扫到一堆用竹篓装回家去。”这几天还真是菩萨保佑,都是大太阳天,就是把他本就不白的肌肤又晒黑了一点儿,不过不用在雷雨天气里来回折腾已经算幸运。

过有时候到结束时总会出点幺蛾子,沐恩看着天空聚起来的一团团乌云,还有突然炸开的雷电,便知道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快吆喝一声,让他们赶紧把晒坝的稻谷收起来装回去。”早就有人在村里喊,都要来抢收,不然落了雨就会把好不容易晒干的粮食打湿,后面堆放在粮仓时容易发霉生芽。

早就开始抢收稻谷的沐恩用大扫把用力扫成堆,然后又用葫芦做的水瓢把稻谷舀到竹篓里。

装粮食的竹篓编织得很紧,根本不怕稻谷在里面会漏。

力气大的沐恩让苏秀才扫和舀,他自己则是用扁担把两竹篓粮食挑到苏秀才家。没办法他那个茅草屋在下雨天时会漏雨,而重新修葺的苏秀才家则不会出现漏雨情况。

他们还算是手脚麻利,抢收及时的,在大雨下下来时,他们晒的稻谷都抢收到了粮仓里。

但是村里的其他人家就没这样幸运,特别是做事慢吞吞的沐家,晒在坝子上的粮食淋湿了一大半,所以一家子在那里吵吵嚷嚷的,也不赶快把粮食弄回去,只知道那里斗嘴,还是收完自家粮食的里正看不得粮食被糟蹋,跑过去吼了两句,沐家才慢慢消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