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壮夫郎深海的石头

3不会种田的秀才郎

交粮快要结束时,沐家人才慢吞吞地把粮食送来登记,惹得里正又将他们家说了一顿。交了粮税后就要将多余的粮食拉回家贮藏,毕竟剩下的可是村里人一年的口粮。

秀才是免税的,苏秀才自己是不需要交粮税的,不过他才学种田,家里的粮食也不多,里正告诉他这时候在村子里买粮比较便宜实惠,所以他就向粮食大户的沐家买了一百斤。

付了银子的苏秀才原本想借村长家的牛车搬粮,不想被卖粮的沐老爷子截住,“不用借牛车,让沐恩给你送到家里”

“沐恩,还不快过来把这粮食给苏秀才送过去”沐家老太太冷着脸吩咐,见人半天不过来又开始骂,“沐恩,你这讨债鬼还不快点,当初怎么不是你淹死了,可怜我的宝贝三儿怎么就这么命苦哟”

第一次听这话,沐恩还觉得难过委屈,不过听了千万遍后就不在意了,随便她说,反正现在又不是一家人。

一心想去镇上买布做衣服的二儿媳妇张小荷见老太太又要开始骂个不停赶紧上前制止,“娘,您不是说要去镇上一趟,再耽搁下去回来可就天黑了”

大儿媳季冬梅也凑上去劝,她上个月的刺绣还等着今天去镇上卖,可不能让老太太给耽搁了挣钱,“对呀,娘,磊子和二弟也在村子外等了,我们赶紧走吧”

沐家老太太狠狠地剜了眼沐恩,一边走还在一边骂,着实让苏秀才开了眼,这还是亲娘吗?怎么看上去像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沐恩也不在乎,看人走后才上前将粮食扛在肩头,刚往前走了几步又停下来,问身后愣着的人,“苏秀才,麻烦前面带个路”

“要不,还是我自己来吧”,让小哥儿做事自己悠闲的走似乎不符合读书人的行为,可走在前面的沐恩压根不当回事,“不重,苏秀才前面带路就成”

就这样,一人在前面愧疚地带路,一人在后面轻松地跟着,回家的路上惹得不少人指指点点。到了苏家,沐恩将粮食放进到门外后,打了招呼就离开了,毕竟他还是一个未婚小哥儿,不好一直同一个未婚汉子处在一块儿。

沐恩是住在离村子较远的后山脚下,因为靠近大山,所以屋子前修了高高的围墙防止山上的野兽下来,屋子不大也不小,屋顶上铺了一层厚厚的茅草,只有下大雨时才会漏水,平时沐恩都会注意修补漏洞。屋子前有一块平地,里面种了些常见的白菜、萝卜、辣椒和各种瓜类,数量不多,种类却齐全。

刚到家不久,先前要买兔子的张婶来了,一进门就问:“恩哥儿,给我选只肥兔子”

“婶子,我正打算给您送去”沐恩提了只最肥的兔子递过去,这些年张婶照顾了他不少。

“我刚好从这里经过就自己来拿,给,这里是三十文钱,你数数”

沐恩接过铜板也没数,“婶子,您等一下,我昨天在山上捡了不少蘑菇,您刚好拿点回去添个菜”说完就从厨房的灶台上取了一大碗松菇给张婶。

“那婶子就不客气了,我先走了,有空让桥哥儿来和你说话”张婶也不客气端着蘑菇,提着兔子往家里赶。

送走了张婶,沐恩也不闲着,水缸里的水没了便挑着两个桶去村子里打水,路上碰见熟人也会停下来说两句,挑完了水就到了要做午饭的时间。以前村子里穷,家家户户一天吃两顿,后面村子条件慢慢好起来,家家户户又开始一天吃三顿。

因为干活多,沐恩的饭量也大,估计村子里能吃三大碗的哥儿也只有他了。午饭他蒸了满满一大碗粗粮,又炒了一个辣椒兔肉和小白菜,用前一天才买回来的香油炒的,炒的滋滋冒油,所以午饭他吃得很满足。

秋季的太阳倒是不大,不过门前的菜地该除草了,还没过几天地里的杂草又长了起来,沐恩戴了顶草帽去地里除草,顺便将枯死的菜叶拔掉放在固定的地方堆肥。

除完草沐恩也没歇会儿,又去不远处的竹林砍了几根竹子来编制一个个小竹篓,到时候同在山上采的蘑菇一起卖,也会多挣几个板。

家里还有二十五两银子,还有几个月就要到冬天了他肯定要准备一套冬装,还有厚一点儿的棉被,还有如果要招一个上门夫婿至少得十八两银子,这样算下来钱是不够用的,所以沐恩得多去后山打猎。

才交完粮食,新的一轮耕种开始了,沐恩在早晨煮了一大碗玉米糊,吃完就扛着锄头去田地挖地,家里目前只有一亩水田和一亩旱地,刚好够他一个人吃的,等以后存了银子再去买一亩田。分给沐恩的地在村子外围,到那儿时已经有人在田里忙着,他也赶紧到自己田里除草松土。

不过一两天的时间,田里的草又长了一截,这块田他打算用来种冬小麦,所以得用心侍弄。有条件的人家用牛耕田,他不想浪费钱就打算自己动手,反正他只有两亩地,比别人耗的时间久一点也没关系。

秋天的太阳还好,没有夏天那样晒,不过挖地需要一直弯腰,时间久了也很累,沐恩累得不行就坐在一旁休息喝口水,顺便看看其他人干活。这一看恰巧就看到干活极其缓慢的苏秀才,把锄头挥的高高的

,半天也没挖下去,还把自己绊了一跤的模样,沐恩实在是没忍住笑出了声,不曾想被耳朵尖的苏秀才听见了还看了过来。

“那个,我,我没有取笑你”沐恩迎着那明亮的眼睛有些说不下去,只好承认,“你可能还要去学一下种地,我种田挺厉害的,要是你不介意,我,我可以教你”说完他又后悔了,他一个哥儿说这话是不是不大好。

看着说完又想后悔的沐家小哥儿,苏秀才也不介意,“要是沐小哥儿不嫌弃我学得慢就麻烦了”这种地之事他一直都不擅长,以前父母在时去帮忙也总被嫌弃。

“你真让我教,你不怕别人说你,那个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声不好,被村里人看到可能会传出些不好听的话”沐恩倒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名声,反正被他那狠心娘给嚯嚯得差不多。多一句少一句也不耽搁他少吃一碗饭。

“我只是向你学种田,清者自清,又何须担忧那些”苏秀才见小哥儿举止大方,说话爽朗,也不介意,反正是学种地,又不是做其他有伤风化的事情,他行的端坐的正哪里会去管别人的胡说八道,“我看你种田挺厉害的”

“恩,我力气大,锄头在我手上也好使,你常年读书不习惯也不打紧,慢慢来就好了,我以前也不会,可是不种地就没有饭吃,我就去问那些大叔跟着学,现在也好了起来,你别看我只有这么一块水田,每次收的粮食可不少”说到自己擅长的种地,沐恩显然有点激动,恨不得同人坐下来聊个三天三夜。

于是,苏秀才也放了锄头,一脸认真地听沐恩描述他多年的种田史,还是有人经过同苏秀才打招呼沐恩才不好意思地停下,“那个,我是不是话太多了,其实我平时话很少的”

“沐小哥儿性子直率,在下受益匪浅,不知沐小哥儿现下可有空指点一二”苏秀才又扛起锄头开始挖地,他打算种点白菜和萝卜,到时候腌点酸菜,他挺喜爱吃母亲做的那道酸菜鱼。

沐恩见他不在意便走近了一点“你把锄头不要拿那么高,腰往下一点儿,你这个姿势挖半天是不成的,明天准会疼死,你像我这样拿锄头,对,再往下一点,脚要分开些……”

沐恩教得很细,苏秀才也学得很认真,趁着没人时沐恩还帮着苏秀才把白菜和萝卜种在了地里。他是看着苏秀才白白净净的样子,力气也不大,两人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生活便起了恻隐之心,想着能帮一点算一点。

田地的忙完了,沐恩又恢复了上午打猎,下午干农活的模式。昨日下了一场雨,后山会长出许多好吃的蘑菇,沐恩便背了竹篓一个人去了后山。秋天的早晨会有白露,没一会儿沐恩的裤子就湿了大半截,下雨后的路不是很好走,脚下的泥土有些湿,一脚踩下去陷得比较深,鞋子上面会沾上很厚的黄泥土。

沐恩常年在后山打猎知道那些地方蘑菇多,才过半个时辰就捡了满满一大筐,他还打了两只野兔,捡了两三个野鸡蛋,虽说没打到大的猎物有点可惜,不过也不算白来一趟,趁着捡蘑菇的人还不是很多他得下山回家去。

回到屋子的沐恩将还有气的野兔关在竹笼子里,又将满满一筐的蘑菇用大簸箕铺开,新鲜的蘑菇可以煮汤也可以炒肉吃,是村子里人人都爱的美味。沐恩捡了一篮子蘑菇给邻居张婶子家送去,去的路上又碰到去张婶家订家具的苏秀才,因着也算是说过话的人沐恩便同他打了声招呼。

苏秀才见他给张婶子送蘑菇便问沐恩卖不卖蘑菇,他想买一点儿。本来沐恩是不打算收钱,可不收钱苏秀才不愿意要蘑菇,沐恩只好收了他二十文,又送了他三个野鸡蛋。

在一旁的张婶子也很高兴,她家老头是村子里的木匠,村子里的家具物什一般都是来她家订做,今天苏秀才订了一张木床得了二两银子,沐家小哥儿又送来一篮子蘑菇,。想到昨日自家小子买来的糕点,张婶子让自家桥哥儿赶紧去拿一块给沐恩。

“这是我家虎子昨日带回来的红豆糕,味道香香甜甜的,你也尝一块,要是不忙就和桥哥儿一起说说话”

沐恩吃了红豆糕,瞧着正在绣花的桥哥儿,夸道“阿桥绣得真好,这牡丹就像真的一样”

刘桥是张婶子家的小哥儿,比沐恩要小一两岁,“沐哥哥好久没来我家陪我说话了,我一个人在家可无聊了,你不知道……”

听着桥哥儿说着村子里其他姑娘和小哥儿的八卦,沐恩也觉得挺有趣,要不是他每天太忙,他也想跟着一起去玩儿。

快到正午时,沐恩找了个理由回家做饭,他不习惯总是给别人添麻烦。村子里大多是吃得粗粮,他家也是,蒸了盘蒜香茄子,沐恩也吃了两大碗。外头太阳大,沐恩便在床上睡了会儿。

到了下午,沐恩就将前段时间收的黄豆背出来翻晒,他今年种的不多,可能到了冬天还得去镇上买一点。家里积攒的兔子皮也快三十张,还有一张值钱的狐狸皮,明天一早他打算去镇上卖掉。还有家里的鸡蛋也攒了二十个,将地里的黄瓜茄子也摘些明天一块儿卖。对沐恩来说,家里有了进项,生活才有盼头。

离清溪村最近的镇叫大阳镇,因这

里有条大阳河便叫了这名,你可别看这镇名字俗气可居住在这儿的富人可不少,这里有好几家酒楼开着,大多生意不错,其中最大的酒楼便是由县令的小舅子开的明华酒楼。

这明华酒楼喜欢收各种山货和野味,沐恩和大多数猎户一样都会将打的野物送到明华酒楼。常见的兔子和野鸡一般能卖四五十文一只,最值钱的是老虎,黑熊,还有鹿,一般要卖到好几十两银子,不过大多数人都打不到几只。

卖完了野物,沐恩又去把兔皮和狐狸皮卖给了皮货刘老板,兔子皮三十文一张,狐狸皮因为可以卖给富贵人家做衣服卖了一两半,将钱仔细收紧钱袋的沐恩又转身回到买菜的地方。他把菜放在了张婶旁边,说好卖完野物就过去。

赚了银子,沐恩走路都走得快些,他笑嘻嘻地往买菜的巷子口跑去,刚和张婶打招呼坐下,就有人来问他篮子里的鸡蛋怎么卖,“鸡蛋两文钱一个,你要是买三个鸡蛋就给你少一文钱,算五文钱”这是他卖菜好几年的经验,有时候少一两文还卖得多点,快一点。

买鸡蛋的阿婆见能少一文便高兴地买了三个,又在他这里买了把翠绿的青菜回去。

“婶子,这是我刚去买的素包子,您也吃一个垫垫肚子”素包子一文钱一个,沐恩买了两个。

张婶子接了过来,咬一口香喷喷的,“这会儿买菜的人还不多,还得等半个时辰才好卖’,突然又想起件事,“对了,你前几日不是让我给你到黄媒婆那里去打听有没有愿意上门的汉子吗?”

“如何?婶子可有消息了”沐恩也着急。

张婶子看了眼周围的人,凑到沐恩耳边小声说,“上门的汉子倒是有,不过那些不是岁数太大,就是身体有残疾,恩哥儿,你听婶子一句劝,就别招什么上门夫婿了,找个勤快的汉子嫁过去也一样不是”

“婶子,您也知道村子里的汉子都觉得我长得太高,力气又大,不像个哥儿,想娶我的也是想我去帮他家干活,没一个真心实意的,所以我才想招个别村的上门夫婿”沐恩可不傻,与其嫁到别人家当牛做马还不如多花点钱招个夫婿回来。

见沐恩坚持张婶子也不在劝,“那你再等等,我下午再去一次黄媒婆家催一催”

“麻烦婶子了”沐恩也没办法,除了张婶他也不知道去找谁帮忙。

两人又开始东说一句西说一句,等了快半个时辰,来买菜的人果然多了起来,因为他的菜收拾的干净,又比旁人卖的低一点所以很快就卖光了,而张婶子做得黄豆皮也很受欢迎,没一会儿也卖光了。

两人又去镇上买了些家用的东西,镇上有家村子里喜欢逛的杂货铺,老板姓杜,是个有点矮胖的白净汉子。他那里的东西比较齐全,卖价有时候会比其他铺子低上几文钱,所以每天的生意都挺不错。

又说另一边想给苏秀才说门亲事的里正,这会儿正同家里的妻子商量。

“你下午去一趟大河村,问问黄媒婆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可以说给苏秀才的”季德突然又想到苏秀才说哥儿也可以又忍不住添了句“小哥儿也行,不过得性格温柔点的,可不能要那粗鲁蛮横的小哥儿,我看那苏秀才斯斯文文的,要是娶个厉害的回来那日子可就没法过”

里正夫人姓方,是大河村人,同那黄媒婆有点远亲关系,“那苏秀才还真是不挑,我以为他们读书人不娶镇上有钱有势的姑娘也会娶村里生得漂亮的姑娘,这小哥儿毕竟赶不上姑娘他也愿意?”

“你管那么宽干嘛?记得找性子温和点的,还是要找生得标志点的,要是把这事给办好了,我也好去请苏秀才在村子里办个私塾,让咱家小孙子去读书,以后争取也去考个秀才”季德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这事,同自家大儿子也通了气。

“那成,我吃了饭就过去,可别耽误我宝贝孙子读书,”里正夫人赶紧往外吼了声,“大儿媳妇快去做饭,小宝儿,快去喊你娘过来,奶奶找她有事”

季宝儿,是里正二小子家的,也是最得里正夫妇疼爱的孙子。他爹季平安是镇上明华酒楼的账房,每年有十二两银子,要是生意好东家还会另给些银钱。

季宝儿的娘是本村马家的姑娘,叫马翠翠,是个性格泼辣的主,仗着自家相公在镇上做事和给季家生了个传宗接代的小汉子平日总爱欺负大房,干活时总是偷奸耍滑,趁着无人时也爱苛待大房家的姑娘和哥儿。

里正的大儿子叫季富贵,长相老实淳朴,有一把子力气,家里的庄稼大多数都是他种的。他娘嫌弃他没有老三会读书就给他娶了隔壁柳家村的老实姑娘柳叶,两夫妻都是性格闷吞的人,也不像老三夫妻那样嘴皮伶俐,在家里总是干最多的活儿得最少的东西。再加上柳叶的肚子不争气,生的第一个是个小哥儿,叫季清,后面又生了个姑娘,叫季小月,一直没能生个汉子所以很不得方老太太的喜欢。

里正家老二是个哥儿,叫季冬梅,就是嫁给沐家的那个,平日里回来的次数也多,夫家有什么好东西都会带回来,方老太太倒也喜欢自家哥儿。

大河村比清溪村要偏远些,居住着七八十

户人家,虽比不上清溪村的人口却也算个大村。村子东边住着名声在外的黄媒婆,她可是这十里八乡最会相看人家的媒人。有人传只要黄媒婆出马就没有不成的亲事。所以只要有到了年纪的姑娘小哥儿汉子家都会来大河村找她帮着相看。

今日来找黄媒婆的除了里正夫人还有帮着沐恩招上门夫婿的张婶子,里正家的到时正看到同村木匠家的张婶子在和黄媒婆说个不停。

“大妹子,你这是给你家桥哥儿来相看人家?”里正家的进门问了句。

张婶子也没想到会碰到里正家的,正犹豫着,就听一旁的黄媒婆说道;“她是帮沐家那个大力哥儿来求我给他招个上门夫婿”

“沐恩那个丑哥儿”方老太一向看不上沐家老四,她觉得沐恩长得像汉子一样高,还经常在外抛头露面,还学着汉子打猎,实在是不像个哥儿。

张婶子可不爱听这话,“方家大姐,沐小哥儿虽说个子高了些,但模样可不丑,你可别乱说话”

“我可没乱说,十里八村的哪个哥儿像他那样整天抛头露面,还去打猎,整天血淋淋的,哪个汉子敢娶他”

“我看你是嫉妒恩哥儿打猎的好本事,你自家小子学不会就来酸别人”张婶子可不怕这老太太。

被撮到痛处的方老太立即急了眼,眼看就要吵起来,听不下去的黄媒婆及时插话,“我说两位还要不要办事了,要是不办了就请回去吧”

方老太一屁股坐在黄媒婆面前,讨好地说明来意,“大妹子,我今天来是想请你帮个忙,我家老头子受了苏秀才的委托想请你帮着说门亲事”

“苏秀才,就是那个父母都不在了要在村里当种田人的苏茂林”也不怪黄媒婆这样,人人都以为苏秀才还要继续往上考,可谁知他竟然不考了,还对人说要种田。以前,苏秀才可是个香饽饽,镇上的大富人家的姑娘、小哥儿都来说过,却被苏家夫妇以专心读书的名头给打发了,“我说老姐姐,以苏秀才现在这条件可找不到好模样的姑娘,他家又没有个亲戚帮衬,身子骨又弱,种的粮食恐怕还不够自己吃的,要是以后多生几个孩子可怎么养得活”

方老太也明白这个理,“大妹子可以给找个勤快能干的哥儿,这样地里的活有人做,苏秀才只需要教教书,帮人写写信,这日子肯定能过下去”

“找个勤快的哥儿?”黄媒婆看了眼不远处一直在听着的张婶子,像是想到个好主意笑呵呵地招呼张婶子上前一点儿,“张家妹子,你看沐家小哥儿是个勤快能干的,而且是村里头出了名的大力哥,这苏秀才又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读书人,他俩配一对儿正好互补,你们看如何”

张婶子倒是很高兴,“如果是苏秀才,那肯定是再好不过的,恩哥儿别的不行,干活向来勤快利索”

方老太却不愿,“沐家那个丑哥怎么行,不成,你给另找一个”

黄媒婆笑嘻嘻地安抚自家好姐姐,“我说老姐姐,你不就是想帮苏秀才想个勤快能干的哥儿?虽说这沐家小哥儿壮实了些,但那力气可是别的哥儿比不上的,要是苏秀才娶了他,家里和地里的活儿不就都有人做了吗,再说那沐小哥也同沐家断了关系,两个人凑在一起不是挺好的姻缘,我看这主意行,老姐姐不妨回去问问苏秀才的意见,如果同意我就找个日子去给他提”

被这样一说,里正家的皱了皱眉,心想这大力哥别的不行,力气可是这村里子数一数二的,平日里瞧着那苏秀才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想来娶了这大力哥儿日子也能过起来。“那行,我回去问问再说,不过大妹子你还是给我再找找其他人”万一这苏秀才不愿意她还得再跑一趟。

“成,你俩都回去问问,实在不成,我再给物色其他人”黄媒婆倒是希望这事能成,免得她再去操心,这沐恩可不是那么好说人家的主。

又说另一边的清溪村,不等天亮,一向忙碌的沐恩就背着弓箭和柴刀去了后山,他先是去查看了陷阱里的猎物,有两只没了生气的野鸡和一只野兔,他用绳子将它们的脚捆了放在背篓里面。沿着半人高的草往前,翻过一个山谷,他远远就看到几头小鹿在小溪边河水,这群鹿是他这十几天来山上最重要的原因,近一段时间他都在暗中观察,也是在今日看到这群鹿放下警惕来小溪边河水,他才决定行动。

只见他向前一跳,两只手敏捷地攀着树干跳到另一棵树上,借着繁茂的草木将自己并不羸弱的身形隐在树叶间,他的那双大眼睛亮得有些渗人,他也不顾被树枝挂出血痕的脸颊,只是屏住呼吸抬手用木箭瞄准里面比较壮实的一头公鹿。

刹那间,只听得“嗖”的一声,三箭齐发,有两箭射到了那头公鹿腿上,公鹿惨叫着倒了下去,其他小鹿更是吓得一哄而散,嚎叫顿时遍布整个山谷。沐恩顾不得形象,像是一阵狂风快速地奔跑上前在公鹿的脖子上补了一刀,热腾的带着腥气的鲜血溅了满身。为了避免血腥味太重引来猛兽,沐恩扛起公鹿就往回赶,偶尔也会摔一跤,但猎到鹿的喜悦完全冲淡了脚下的疼痛,就在他快要跑到山脚时却不曾窜出来的一条碗口粗的长蛇,来不及躲避

被狠狠咬了一口。

沐恩只觉得脚背火辣辣的疼,不得不停下来将伤口里的淤血挤出来,也不知道这蛇到底有没有毒?看着立即红肿起来的脚背,沐恩的脸色也难看起来,如果不尽快找大夫看,他很可能会死在这里。顾不得其他,沐恩拖着一只脚努力地往前走,期间摔了好几次,脸上也被路边的野草树枝挂出不少血痕。

好不容易走到山脚,沐恩只觉得眼皮越来越重,视线也越来越黑,没一会儿便倒在路边昏了过去。这一次,可能真的会死吧。

有时候缘分就是这样奇妙,准备去镇上送手抄书的苏秀才刚好从山脚路过,远远就看到一个满脸是血的人昏倒在路边,近看才发现是今天帮着送粮食的小哥儿。

看着小哥儿一脸惨白,双眼紧闭的模样,苏秀才也顾不得其他,将小哥儿拦腰抱起来往村子里跑,小哥儿看着挺高却意外的不重,腰上几乎都是骨头没几两肉,跑了好一阵才跑到村医那里。

村子里的大夫是位姓刘的严肃老头,不过医术倒是不错,只要不是特别难治的病一般都不存在什么问题。刘大夫看着满脸担忧的苏秀才,误以为两人是夫妇便说道:“小子,你家小哥儿不要紧,这蛇毒性不大,等到余毒清了人就会醒过来,你给他把脸上的血擦擦。不过,老夫得说一下你,虽说你家哥儿个子高了些,人壮了些,也不能让他一个人去干活,你这当人家相公的倒是生得白白净净”

“您误会了,这小哥儿和小子只是路上偶然遇到,并不是您以为的那样,还请您不要声张,免得坏了小哥儿的名声”苏秀才从袖口掏出二十文放在桌上,又看了眼还在昏迷中的小哥儿后便离开了。

沐恩醒来时已经是晚上的时辰,一睁眼就闻到一股中药味。

“总算醒了,这一天也没个人来领你,你是哪家哥儿?”刘大夫是这几年搬来清溪村的,所以村子的人大多都还认不到。

“刘大夫,我叫沐恩,谢谢您救了我”沐恩用手撑着床坐起来道谢。

原本不打算说的刘大夫听到小哥儿姓沐便明白是沐家被分出去的那个可怜孩子。前几日还有位姓张的妇人来抓药时说起过这沐家小哥儿,说是要在强制婚配时招一位上门夫婿。他今天瞧那位苏秀才穿着也不是很好,但待人有礼,又救了这小哥儿一次,倒不失为一桩好姻缘。

“沐小哥儿也不必谢我,是苏秀才救了你,医药费也是他出的,你要谢就去谢他吧,我给你开几服药熬了喝,以后走路可得注意些”

原来是那位好看的秀才郎,沐恩心里有些异样,面上还是不显,“我晓得了,谢谢您”他拿了药告别了刘大夫就往家走,天已经完全黑了,还好天上有月光依稀看得见路。至于放在山中的猎物只能明天去拿回来。还有,明天要去镇上买点东西送给苏秀才,也不知道他们读书人喜欢什么,太贵的又买不起,便宜的又送不出手,哎,有点为难。想了半宿才睡着的沐恩,第二天醒来黑眼圈重得很。

敷了刘大夫给的药,原本红肿的脚背也慢慢消了,只要不是太用力几乎感觉不到痛处,沐恩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去山上将昨天打的猎物搬回家,两只野鸡就留给苏秀才,其他东西就拿到镇上去买。

一大早就在村子等人来的陈大叔,看着沐恩打的猎物也不由得眼羡:“沐小哥儿厉害,这头公鹿值不少钱吧”

沐恩只是笑着不答话,从袋子掏出两文坐牛车的钱,将背篓放在角落,用身子挡着。没一会儿牛车的人满了,去镇上的人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也有想占点便宜的,不过沐恩都没理会,一到镇上就下车背着猎物去了常去的明华酒楼。那宋掌柜见着他今儿打的公鹿十分高兴,爽快地给了他十五两银子,还有几只野兔也给了三百文。得了银子,沐恩就去镇上买了几斤棉花和一匹普通的布,路过书店时没忍住买了块五两银子的砚台,又买了些秋冬种的菜种才坐牛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