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两世缘法老的爱猫

第十一章:世途险恶君莫入

三日后,罗城外几十名应试考生进入了皇宫大内,在集英殿汇合,分别赐予桌椅,笔墨纸砚等待皇帝驾临,展开最后的角逐。

岳弄筱却因为这几日思绪过多导致失眠,顶着一对黑眼圈就来了,一想到给自己考试的竟然是亲爹,他就百感交集!

“皇上驾到!”太监高喊,大殿内外所有人全都跪下行礼。

徽宗赵佶身穿龙袍不紧不慢的走上殿来,坐到皇位上。他扫视殿下的考生,舒了口气,殿试要占用一日时间,太累了。他最近精神不佳,精力也跟不上了,感觉越来越容易累,这皇帝还真不是好当的,普天之下的百姓又怎能理解万人之上天子的烦恼呢?

随后监考官员将事先拟好的试卷纷发下去,各科学子开始提笔答题。

看了好一阵,徽宗觉得坐着有些无聊,干脆从皇位上走下来,驻足围观考生们答题,顺便舒活舒活筋骨。

当他走到岳弄筱身边之时,不由得停了下来,驻足观望这个年轻人在草稿纸上胡乱涂抹的图画。

试题已用秀丽的隶书从头到尾答完,且不说对错,这速度真是超群。

岳少爷画的是大殿窗外的一株粉色蔷薇,那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恍若偏偏起舞的美女。

“陛下。”太监走到近前,看了一眼专心画画的考生,自是明白此人戳中了主子的萌点,于是打开名册低声对赵佶说道:“岳弄筱,祖籍汤阴,年方十九,法科考生。”

徽宗笑着点头:“真年轻啊。”说完便从大少爷身边走过,又去围观其他人答题去了。

到了收卷的时间,徽宗展厚厚的试卷一一过目,他先考察的是答题人的字迹,至于错对那可是大学士们的工作。

他亲自挑出了几份试卷,准备提问,弄筱也在这当中。

随后太监高声说道:“请考生岳弄筱上前。”

岳家公子先是一惊,然后才起身走到殿前,行了君臣之礼,他很想抬头看看皇位上坐着的徽宗,却不敢造次。

“岳弄筱,抬起头来。”徽宗很想看看这个擅长作画的年轻人长得如何,他可以说是世上最喜欢艺术鉴赏的皇帝了,自然也是铁杆外貌党,对于丑得伤心的考生,宁可改变其名次也不能让容貌欠佳的大臣每天来刺激他的纤细的神经。

“是,陛下!”他的心里很矛盾,又很紧张,万分纠结的抬起了头。

赵佶仔细端详着他,忽的感觉这张脸有些熟悉,可又想不出在哪里见过,这孩子的眼睛清澈明亮,看了就让人喜欢。

“我大宋有哪几个司法机构,与前朝相比做了哪些改革?”他问道。

岳弄筱攥住右手,努力克制住情绪,缓缓答道:“回陛下,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为三大司法机关,这与唐时并无分别,但是为了保证办案公正,太宗皇帝于淳化二年在宫禁中增设审刑院,置知院事一人、详议官六人。由此全国上奏案件,须先经审刑院备案,再发交大理寺审理和刑部复核,然后由审刑院详议,并奏请天子裁决,这虽然保证了办案的公正性,却拖慢了审案速度,因此元丰三年神宗皇帝裁撤审刑院,将其职权归还刑部。此后,凡奉皇帝诏命所立案件,由朝官临时组成制勘院审断;由中书省下令所立案件,由诸路监司及州军等派官临时组成推勘院审断,从而保证了我大宋天子对重案大案的审查和控制权。?”

赵佶面带笑意,随后说道:“我见你在稿纸上画了蔷薇,何不来参加画院的科考?”

他只得硬着头皮答道:“回陛下,作画只是草民的爱好,草民认为只有律法强兵才能保我大宋万年基业。”

徽宗有点儿小失望,但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正是他所需要的,于是说道:“嗯,你退下吧。”说完就把他的试卷交到了身边的太监手中,太监立刻会意了,连忙下去找考官。

殿试过后,岳弄筱陷入了人生当中第一个低潮,他茶饭不思,更无心游玩,就算是发榜的官员来家里宣圣旨也提不起兴致,最后,他被安排在大理寺任主薄一职,官拜八品。

最开心的要算姨娘了,她把这好消息通知了所有的亲戚好友,相当高调的去吴家提亲,吴员外只得放弃了入赘的打算,把女儿风风光光的嫁给了年轻的仕途新人。虽然岳弄筱是个小官,俸禄不高(相当于月薪6000),但他刚满二十,正是大好年华,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新婚期间,岳家收到了一份厚礼,这份礼正是完颜飞鸿送来的:貂皮狐皮斗篷,珍珠所制的饰物,上好的人参……

入秋之后,岳少爷就正式走马上任了,但因为官宅紧张,他暂时还住在自家的宅院里,媳妇翠儿也和姨娘相处得不错,他自然也不像以前一样随便去青楼,歌馆消遣了。

不过这仕途生活却未像岳弄筱所想的一样,可以说完全和他幻想中的截然相反,现在他只是一个每天奔波于家宅和大理寺的北宋小“公务员”而已。碰上大小节日汴京还会“堵车”这让爱睡懒觉的人情何以堪?

“少爷!您的靴子。”包二一路狂奔追赶跑在前面的主簿大人。

“官人,革带忘了。”翠儿拿着官服的腰带,跑在包二后面,他们一直追到大门口,岳弄筱才听到,赶紧停了下来。

他嘴里咬着半个包子说不得话,只好用手势招呼二人过来帮自己穿衣。

包二帮他脱下布鞋,换好靴子,翠儿也给他系好了腰带。

他这才把包子整个吞下去,小菊也跑过来递给他茶,心直口快的叨唠了一句:“姑爷您总迟到怎么在官场里混下去啊?”

“你这丫头嘴真毒,我可是骑马过去,怎会迟到。”说完他翻身上马,正正帽子,用马鞭抽了下马背,就飞一般的向大理寺奔去了。

满城的秋色令人神往,他顾不得欣赏,只顾催促马儿快些往前跑,心爱的栗子已经怀了小马驹,好吃好喝的在家中养着,现在这匹是刚刚买来不久的,有时不大听话。

等到了大理寺,他匆忙跑进门,还好正在点名,差一点就晚了。

“主簿岳弄筱。”推丞王大人点名,他白了一眼这位年轻仕人,又踩点儿,这小娃娃定是晚上跑去青楼喝花酒了。

“到。”他嘿嘿一乐,站到了官员的队伍之中,赶紧又整理了一下衣服。

接下来就是正式办公了,他来到飘满霉味的档案室整理卷宗,因为刚接手公务,还需要一段时间熟悉,所以少卿大人让他先把这些年悬而未决的大案要案熟悉一下,然后再重新查证记录。

抱着厚厚的卷宗回到桌前,仆役给他倒上了茶。对面坐着的主簿已经四十有二,一副老油条的样子,手里捧着本《枕中记》游哉的喝茶。

另一边的区域坐着的全是评事,正交头接耳的聊大天,闲扯淡。

“可去过州桥外的赏翠阁,有位歌女弹得一手好琵琶。”一个年轻的评事说道。

另一个三十出头的评事摇头:“要说这歌艺哪个也比不上李师师。”

“李师师岂是我等能谈论的,再说她已是三十好几了,自然比不上初出茅庐的吴双双,听说还未……。”另一个肠肥肚大的家伙说道,竖起手指猥琐的比划了一下。

岳弄筱瞥了他们一眼,心里嘀咕着:就你们这副嘴脸还想混青楼,被榨干了钱都摸不着人家半片肌肤。

“那我们不如今日同游?”年轻评事想借机拉拢人脉关系,明年有人要辞官回乡养老,肯定会有升官的机会。

“岳主簿,今日要不要与我们同去?”肚大的家伙问,他挺看不惯这个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小子,但因为人家比自己官大只好一并拉拢过来。

他淡淡一笑:“此事退班后再议吧。”说完就低下头翻看档案,懒得理这些人了。他可不想变成浪费百姓钱财的蛀虫,当班之时就应该尽职尽责。

肚大的议事向其他人撇了撇嘴,心里更加讨厌岳弄筱了,他舅舅乃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梁公公,坊间都唤梁师成为“隐相”,他来大理寺任职只是“锻炼锻炼”,自己很快就会升官发财的,到时候一定找机会整整这小子。